海东地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农民人均纯收入4574元,比上年增长19.53%。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328元,增长28.46%;人均家庭经营收入1601元,增长 14.47%;人均转移和财产性收入644元,增长5.4%。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09元,比上年增长13.83%,恩格尔系数为38.34%。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24平方米。 "十一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及增速 ![]() 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41604人,失业保险基金发放总额214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45742人,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支出22564万元,同比增加4087万元,增长22.12%。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0513人,医疗保险费用支出18272万元,同比增加1285万元,增长7.56%。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4776人,工伤保险费用支出911万元,同比增加71万元,增长8.46%。 年末,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43310人,全年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10437万元,同比增加1272万元,增长13.88%。全区13.59万农村居民纳入了农村低保范围,共发放低保金14482万元,增加3879万元,增长36.58%;发放农村特困人口医疗救助资金4856万元,增加1937万元,增长66.37%。全区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建立,2010年全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121万人,参合率达98.15%,参合农民医药费用支出达16944万元,增加4029万元,增长31.19%。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6.92万人,参保城镇居民实际补偿金额达970万元。 年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132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6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65%。全年失业人员和城镇新增劳动力技能培训8136人,劳动力输出55.55万人次,其中省外输出27.1万人次。 十一、资源和环境 全区年初耕地面积215.3千公顷(323万亩),年内净增加耕地面积0.55千公顷(0.82万亩),年末耕地面积千公顷215.88(323.82万亩)比上年增长0.25%。 2010年,全区林地面积1109.73万亩,森林覆盖率28.3%,其中:天然林面积374.58万亩。全年“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人工造林6.95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造林0.85万亩,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人工造林7.76万亩。全年共计封山育林10.8万亩,全民义务植树410万株,治理水土流失111平方公里。 全区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有各类环境检测站7个, 环境监测人员55人,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2756万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环境保护评价“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五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低于控制目标,其中化学需氧量20331吨,二氧化硫排放15969吨。 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8.16万吨标准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2.53%;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423.3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下降7.78%。 〈本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核算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