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凤翔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4-03 宝鸡市凤翔县统计局

五、商业

消费品需求旺盛,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5.56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城镇零售额21.89亿元,比上年增长26.14%;乡村零售额3.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11%。分行业看,批发业1.3亿元,增长29.37%,零售业19.8亿元,同比增长 19.4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46亿元,同比增长 28.69 %。消费亮点纷呈,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消费档次提高,消费个性突出,品牌选择性明显增强,出现了消费多样化的新态势。2010年全县城镇居民交通通信类支出及其它商品和服务类支出增速分别达到40.5%、38.8%,每百户拥有私人小汽车由上年的2辆增加到8辆。信息通讯实现了数字化、大容量、多种类,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13部、移动电话41部。

六、交通运输及邮电通讯

交通事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四通八达的城乡公路立体交通网络雏形初步形成,凤翔交通区位优势不断得到提升。截止2010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5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8公里,省道86公里,县道176公里,乡道248公里,专用公路19公里,通村公路991公里,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增加121公里,在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基础上,新建通村水泥路(油路)437条,991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100%行政村贯通水泥(柏油)路。全县累计开通通村客运班线35条,投放客运车辆372辆,乡(镇)通班车率达到100%,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94%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74.5万人次,同比增长9.9%,客运周转量689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8.2%;货运量121万吨,同比增长4.3%,货运周转量1349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7.0%。

邮政、电信及移动通讯事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2010年共完成邮政、电信及移动等通信业务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3.45 %。年末全县固定电话拥有量7.2万户,同比下降12.2%,其中农村电话拥有量6.6 万户,下降2.9%,电信及广电宽带用户达到 1.46 万户。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形势稳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0亿元,同比增长17.1%;各项贷款余额42.8亿元,同比增长16.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9.1亿元,同比增长18.6%。2010年末国有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32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人寿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1亿元,比上年下降5.9%,赔付各类保险金4881万元;财险公司保费收入2080万元,比上年增长37.0%,其中支付能繁母猪赔款909.7万元,为遭“9.3”风雹灾害的6个乡镇,586户果农赔偿灾害损失59.9万元,全年共处理各种责任范围内的赔案4298起,支付赔款1232万元。

八、科技、教育文化和广播电视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步。2010年全县共落实到位科技三项费资金1328.4万元,占县本级财政预算的1.83%。全年推荐专利成果4项,其中省上公示1项,上报市级3项,全年共申报科技进步计划项目12项,争取省级立项2项,市级立项7项,落实国投资金175万元。优质苹果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和神农养殖科技示范园建设两个项目,分别被省、市科技部门命名挂牌。年内完成合同引资5.3亿元,到位资金900万元。截止2010年底,全县共有民营科技企业10户,研究所4户。全年组织科技培训讲座会56期,培训苹果生产技术人员500余人,其它专业技术人员10000多人次,通过“12396”专家热线服务咨询达300多人次,解决生产生活难题100多条。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省级教育强县复验顺利通过。全年全系统共获得省、市、县三级以上奖励105项,其中省、市以上奖励73项。2010年全县录入普通高中学生3986名,初中毕业升学率达到65.3%。高考二本上线考生1748 名,上线人数同比增长39.0%,其中一本上线人数   518人,创凤翔高考历史新高。止2010年底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 68489人,其中小学29071人。年内共办理助学金、救助金及生源地贷款1777.4万元,受益学生达6049人次;为符合“蛋奶工程”条件的1.3万名寄宿生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落实县级配套资金226.6万元。全年共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拨付经费3390万元,免除义务教育阶段5.6万余名学生教科书120.7万册,免费金额555.8万元。全年累计新建和改建学校83所,新建教学楼17幢,综合楼16幢,宿办楼8幢,新建面积7.7万平方米。总投资9607.7万元的69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和51所中小学取暖设施改造工程,10所中小学“校院环境建设示范校”项目及西街中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竣工,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

文化、文物、旅游、新闻出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年共举办建党89周年文艺晚会、第二届“节水杯”全县群众秧歌大赛及凤翔县第四届“鼎晟杯”秦腔大赛等大型文化活动12次,组织大型文化下乡5次。文艺创作亮点纷呈,全年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230多篇(件),在市级以上刊物杂志上共发表文学作品28篇(首),其中散文《草青草心》、《人生路上的方与园》分别在《秦岭文学》、《宝鸡日报》和《陕西工人》等刊物上发表,有些作品获国家文化部金奖。2011年完成了1731个条目文物信息库建设,对2464件(组)文物进行了集中拍照和登记,高标准完成了影像采集工作。馆藏文物实现第25个安全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42.7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82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8.9亿元。

广播电视事业在弘扬主旋律,充分发挥党的新闻媒体主阵地位方面成绩显着。2010新开办了《新闻会客厅》等体现办台特色的品牌栏目,制作《凤翔新闻》144期,全年共上送省、市电视台播出稿件99篇,位居全市前列,在全市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5条获奖,其中《咨询广告》栏目获一等奖。2010年,全县共架设光缆89公里,新安装有线电视6800户,其中农村网新发展用户5000户,全县数字化整转3700户。截止年底,全县共建成有线电视网络571公里,有线电视用户4.26万户,其中数字化用户11200户,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23.5%。

九、卫生、体育

公共卫生和农村卫生得到进一步加强。2010年底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4所,拥有床位991个,卫生技术人员1578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完成率达到95%。截止2010年底全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42.1万人,参合率达到98.0% ,参合率继续保持全市领先地位。全年共为41.9万人次参合患者报销补偿医药费用4984万元,比上年增加了22.1万人次。2010年“七苗”接种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以上。其中卡介苗接种率达到100%、糖丸接种率99.8%、百白破三联接种率99.8%,麻苗接种率99.8%,乙肝疫苗接种率97.7%,流脑疫苗接种率99.8%,乙脑疫苗接种率99.8% 。持续开展了打击非法行医和规范合法医疗机构行为,共检查医疗机构110户,处罚98户,责令改正12户,罚款4.1万元,查处非法行医28户,其中立案查处27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