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22.11亿元,增长31.0%。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6.28亿元,增长52.4%;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5.83亿元,增长24.1%。赔款和给付5.15亿元,增长2.2%。其中财产险赔款给付2.77亿元,增长35.8%;寿险赔款给付2.39亿元,减少20.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普通高校7所,当年招生2.47万人,在校生8.20万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40所,在校生5.51万人。普通中学307所,在校生29.59万人,其中高中在校生9.14万人,初中在校生20.45万人。普通小学1332所,在校生43.70万人。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0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9%。成人高等专业学校招生0.25万人,在校生0.85万人。 表7 2010年各类学校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单位:万人 指 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普通高校 2.47 8.20 2.04 成人高校 0.25 0.85 0.15 中等职业学校 1.64 5.51 1.53 普通高中 2.97 9.14 3.84 普通初中 6.87 20.45 5.28 普通小学 8.23 43.70 6.58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全市县以上独立研究开发机构14个。全市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3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97项,市级71项,市本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644万元,增长15%。全年受理专利申请537件,授权专利339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5.61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纪念馆)16个。全市已建成千瓦中波发射台1座;千瓦调频发射台2座。全市广播电视台12个,有线电视用户42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5.96%,电视人口覆盖率97.58%。 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提高。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91个(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7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6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个,妇幼卫生机构14个。医院、卫生院床位11888张。全市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07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1.5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59人,妇幼保健机构1437人。在医院、卫生院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医师5145人,注册护士5008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年末共有青少年健身俱乐部1个,晨晚炼健身活动点93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5个。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年参加健身活动人数达300万人次。全年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共获得1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4元,比上年增长11.0%;人均消费性支出10823元,增长15.5%。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88元,比上年增加769元,增长16.0%。职工年平均工资24744元,增长17.5%。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2.12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0.87平方米。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6万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0.84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全年就业培训5.1万人;发放创业小额贷款6亿元,比上年增长29%,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1万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5%,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总量首次突破13亿元;向城区低收入家庭发放价格补贴200万元;8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得到巩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83.4万人。光明•微笑工程转入常态化管理,免费救治白血病患儿19人。全市新建廉租房5662套、28.3万平方米,为1.77万户发放租赁补贴,为700户发放经济适用房货币补贴;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50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590户。全年民生事业投入32.8亿元。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年末全市有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床位1.89万张。国内公民办理收养登记65例,港、澳、台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3例。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9672.01万元,接收社会捐赠1504.56万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水资源较为丰富。全年自产地表水资源量211.2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6.2%。人均拥有水资源量4243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1828.2毫米,增长52.1%。2座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52.72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2.16亿立方米。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全市市、县级环境监测站17个,环境监察部门17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124天为优,239天为良,2天为轻微污染,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9.5%。 生态建设持续推进。全市已批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个。已建成自然保护区30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5个、县级23个。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81起,死亡128人,起数下降13%,死亡人数下降5.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69起,死亡110人,起数下降10.3%,死亡人数下降1.8%;煤矿1起,死亡1人,起数、死亡人数与上年持平;非煤工矿及其它11起,死亡17人,起数下降50%,死亡人数下降26%。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常住人口情况待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汇总及评估完毕后以普查公报等形式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