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5-10 九江市统计局

2010年是我市实施赶超战略、争得应有地位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面对国内外极为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新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强工力度,保持兴城势头,扩大固投增幅,加快赶超步伐,一手抓发展,一手托民生,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不断改善。

一、综合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初步测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1032.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0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79.71亿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354.32亿元,增长14.0%。人均生产总值21487元,增长13.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0:53.1:35.9调整为9.5:56.2:34.3,第二产业的主导作用继续增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6.4%,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九江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财政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16.70亿元,增长35.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06亿元,增长35.5%。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11.3%,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改善。全年税收收入102.84亿元,增长38.9%,比财政总收入增幅高出3.5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到88.1%,比上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物价水平温和上涨。2010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18%,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居住价格分别上涨7.20%、0.28%、2.98%、1.64%、7.02%,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信价格分别下降1.30%、2.10%、7.33%。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6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1.7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74%,房屋销售价格上涨6.4%。

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以上年为100

项目 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3.18

食品 107.20

其中:粮食 112.05

肉禽及其制品 101.89

蛋 110.54

水产品 106.90

烟酒及用品 100.28

衣着 98.70

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 97.90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2.98

交通和通信 92.67

娱乐教育文化及服务 101.64

居住 107.02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47万人,城镇净增就业5.31万人,城镇就业率98%。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68.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

二、农业

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稳中有增。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31万公顷,增长2.5%;粮食产量153.47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76万公顷,增长5.5%;油料产量19.14万吨,增长8.8%。棉花播种面积5.90万公顷,增长5.4%;棉花产量9.61万吨,增长5.4%。

表2    2010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153.47 持平

谷 物 类 138.39 -1.2

稻    谷 132.94 -1.6

小    麦 1.31 22.0

棉    花 9.61 5.4

油    料 19.14 8.8

花    生 1.67 2.2

油 菜 籽 17.04 9.8

茶    叶 0.53 30.8

园林水果 11.20 -3.9

蔬    菜 75.75 1.5

林业生产稳步推进。2010年,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成效显着,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94万公顷,零星植树1247万株;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7.65万公顷,幼林抚育面积8.28万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油茶籽7997吨,同比增长43.2%;松脂4084吨,同比增长736.9%。

牧渔业发展加快。全年肉类总产量18.97万吨,比上年增长5.9%。生猪出栏198.94万头,增长4.9%;生猪存栏118.48万头,增长8.4%。牛奶产量1258吨,增长208.2%。全年水产品产量36.94万吨,增长5.8%,其中特种水产品产量12.36万吨,增长7.3%。

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全年向上争取各类农业项目资金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农机购置补贴2946万元,惠及1.73万户。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61.88万千瓦,同比增长13%,农业排灌机械动力107.18万千瓦,增长8.7%。新建户用沼气池1.43万座、集中联户供气沼气工程152处,并建成村级服务网点291个。

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30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44家;市级龙头企业133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固定资产89.29亿元,同比增长28%;销售收入285.29亿元,同比增长53%;上缴税金5.03亿元,同比增长35%;带动农户119万户次,同比增长11%;全市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16.92亿元,户均收入2000元左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趋稳向好。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78.70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60.61亿元,同比增长22.4%。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8.74亿元,增长15.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4.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9.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1.1个百分点。

表3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指 标 增加值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360.61 22.4

其中:轻工业 122.54 39.0

重工业 238.07 15.5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09.78 12.4

其中:集体企业 1.61 -7.3

股份制企业 144.68 16.1

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面扩大。原煤88.20万吨,增长30.9%;化学纤维13.85万吨,增长39.8%;纱47.47万吨,增长35.2%;服装17395万件,增长13.5%。

表4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原煤 万吨 88.20 30.9

发电量 万千瓦时 752657 0.7

啤酒 千升 44260 4.4

化学纤维 万吨 13.85 39.8

布 万米 28188 90.6

纱 万吨 47.47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