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密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新世纪以来全市经济面临的环境最为复杂、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实现全市“十一五”奋斗目标最为关键一年。一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集中精力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努力解决全市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国民经济保持了积极增长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新成就。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915338万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632万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2865830万元,增长13.0%;第三产业增加值920876万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6∶74.0∶23.4调整为3.3:73.2:23.5。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82.3亿元,增长15.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4.9万元。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298118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0857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税收收入107771万元,增长32.0%,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1.4%,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36536万元,增长16.8%。其中:教育支出54289万元,增长16.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009万元,增长29.7%;医疗卫生支出16721万元,增长31.9%。税收总额完成260290万元,增长21.6%。国税完成163240万元,增长23.0%;地税97050万元,增长19.2%。 2010年全市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8,比上年上涨4.8%,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8.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0%。 2010年末全市从业人员48.03万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31.22万人,城镇从业人员9.63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28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799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481人,就业前技能培训9539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比例80%。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6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全市公务员2320人,专业技术人员22606人。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8632万元,比上年增长3.2%。粮食总产量207928吨,增长0.8%,其中夏粮总产量100457吨,增长0.9%;秋粮总产量107471吨,增长0.6%。全年油料总产量10323吨,增长7.6%;蔬菜总产量225439吨,增长14.4%;水果总产量17017吨,增长1.9%。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825345亩,比上年增加3345亩。油料种植面积57105亩,增长4.6%;蔬菜种植面积73965亩,增长6.5%;果园种植面积17445亩,增长6.7%。 全年肉类总产量18946吨,比上年增长4.4%,其中猪牛羊肉产量12946吨,比上年增长4.2%;禽蛋产量25466吨,比上年增长2.2%;牛奶产量22838吨,比上年增长4.7%。 全年水产品产量817吨,比上年增长8.9%;水产品养殖面积408公顷,比上年增长11.0%;木材产量12479立方米。 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0246.6公顷。今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33.3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3公顷。 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7.05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2.3%。全年共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21.27万元。农村用电量7321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7%。化肥使用量26132吨,比上年下降1.54%。 全市新农村建设27个项目村完成投资11.09亿元,共建成农民新居6636户,新修道路120公里,铺设排水管网21万米,建造绿地34万平方米,完成农户“四改”4610户,来集杨家门和超化黄固寺等27个项目村全部通过郑州市检查验收。全年新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51家。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5处、户用沼气池1200座,建成沼气服务网点20个。今年我市实施的21个新型农村社区(中心村)原村庄占地1.68万亩,新址规划占地5477亩,预计可节约土地1.13万亩,将对复垦增加的5000亩耕地集中流转。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2732301 万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299401万元,比上年增长14.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538214万元,增长16.8%;重工业完成1761187万元,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4%。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及个体增加值432900万元,增长4.8%。 从重点监测的八大行业看,煤炭业完成增加值652907万元,下降22.2%;耐材业936425万元,增长30.6%;造纸业152315万元,增长3.9%;建材业87321万元,增长34.1%;食品医药化工业完成增加值54912万元,增长26.2%;服装业112395万元,增长41.3%;机械制造业18902万元,增长40.9%;电力业39162万元,增长0.3%。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9836273吨,比上年下降46.2%;耐火材料8696890吨,增长17.4%;机制纸及纸制品2311700吨,下降4.2%;服装3977万件,增长33.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6861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7.5%;利润总额完成1334250万元,增长17.6%。从重点监测的八大行业看,煤炭业完成销售收入839840万元,增长-26.9%;耐材业3430992万元,增长34.2%;造纸业1142687万元,增长4.8%;建材业317030万元,增长43.7 %;食品医药化工业253149万元,增长42.0%;服装业424438万元,增长47.3%;机械制造业66728万元,增长41.1%;电力业187673万元,增长9.8%。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33529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建筑业全部从业人员14382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11954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城镇投资2146109万元,增长17.5%;农村投资465845万元,增长10.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3154万元,比上年增长60.0%。其中住宅投资101865万元,增长96%。房屋施工面积677811平方米,增长86.1%。其中住宅603401平方米,增长86.8%。房屋竣工面积167011平方米,增长44.3%。商品房销售面积293264平方米,增长124.3%。销售金额74730万元,增长192.2%。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共27家,物业管理13家。从业人员481人,增长18.5%。 五、国内贸易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4040万元,比上年增长0.3%;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4183万元,比上年增长6.3%。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3642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分城乡看,城镇完成消费品零售额956673万元,增长18.5%;乡村完成消费品零售额176969万元,增长17.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906718万元,增长14.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26924万元,增长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