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密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5-09 郑州市新密市统计局

十、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5个,其中综合医院9家,中医院1家,专科医院3家;乡镇卫生院13家;妇幼保健院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医学在职培训机构1家;健康教育所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城区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2家。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3317张,增长24.1%。卫生技术人员260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21人,注册护士1081人。卫生防疫人员205人。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数654840人,参合率为98.67%。

全市共有村级卫生机构303个。执业(助理)医师31人,注册护士54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593人。村级标准化达标卫生室覆盖率达到100%。

全年组织宫颈癌筛查39174人,乳腺癌筛查14557人;共救助贫困孕产妇6783人,发放救助资金208.71万元;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88.22%;3岁以下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率84.68%、孕产妇死亡率27.0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21‰。

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22个,床位数为1800张,收养各类人员1580人。投资700万元新建敬老院2所,扩建改造敬老院3所。建立各种城镇社区服务设施460处,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数700个。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400万元,救助30124人次;农村传统救济人数205人。全市共发放救灾款143.1万元;共接受社会捐赠372.2万元;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06.8万元。

全市法律援助共受理各类案件178件,其中刑事辩护96件,民事、经济代理82件;受援农民工53人,残疾人32人,妇女41人,未成年人56人;挽回经济损失156万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003元,比上年增加1087元,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01元,比上年增加454元,增长7.9%。农村人均住房面积44.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3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4.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90元,比上年增加1488元,比上年增长10.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997元,比上年增长14.7%。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6.94平方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4%。

按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测算,年末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为6890人,当年脱贫人口2000人。今年新增扶贫住户432套,新增扶贫住房面积4.67万平方米;今年新入住150户。全市投入扶贫资金5134.5万元。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8725人,比上年下降5.2%,其中企业单位17145人,机关单位5425人,事业单位15852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143元,比上年增长10.4%,其中,企业单位24245元,增长7.8%;机关单位28188元,增长2.4%;事业单位29965元,增长13.7%。

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8408人,比上年增长4.9%,其中:企业单位39126人,机关事业单位19282人。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85%。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数54266人,比上年增长2.6%,其中企业单位30768人,机关事业单位23498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88%。离退休费社会统筹人数13512人,比上年增长0.01%,其中:企业单位8182人,机关事业单位533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9139人,与上年持平。其中企业单位23133人,机关事业单位16006人。享受失业保险人数809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4489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3538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183144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84335人,比上年增长0.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64%。

城市低保标准由去年的230元提高到245元,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803.6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520户4155人。农村低保标准由去年的130元提高到140元,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金2401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5693户24560人。农村“五保”对象分散供养标准由去年的1728元提高到1872元,集中供养标准由2880元提高到3120元。全年共保障“五保”对象2560人,累计发放供养资金683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

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3.1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6.39平方公里,园林绿地面积5.26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65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7.54%,建成区绿地率22.67%。供水管道长度210公里,供水总量952.4万立方米;供气管道长度76.5公里,增长36.4%,供气总量1072.5万立方米。用水普及率97.78%,燃气普及率65.32%。公园1个,公园面积90公顷;公厕63座,生活垃圾转运站20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全年投资7000余万元,新修水上乐园路网、溱水路东段路桥、曲梁产业集聚区路网等6条道路,对6条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和续建。计划总投资2.98亿元的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一期建设完成投资1.07亿元,共铺设管道9000余米,供热面积约330万平方米,实现了我市城市集中供热的“零突破”。全年共投资1802万元,铺设城区天然气管网32.4公里,新安装用户2000余户。全市新增道路86.1公里,新增绿化面积7.49万平方米。

全市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家庭1318户,累计发放租赁补贴202万元。全年共组织了2次经济适用房公开摇号销售,共有330户家庭符合条件。全年共办理房屋初始登记50万平方米,转移登记60.6万平方米,协征契税3300万元。

十三、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年末耕地总资源46819公顷,其中水浇地10043.7公顷;年内减少耕地面积198.1公顷。截至年底全市已发现的矿种23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7种,非金属矿产15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8种。探明煤炭储量50亿吨,硅石储量10亿吨,铝钒土储量1.5亿吨。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351公顷,幼林抚育面积5333公顷,成林抚育面积2600公顷,四旁植树25万株,义务植树130万余株。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33公顷。已确权集体林地面积26200公顷,其中发放林权证的面积11353公顷。

全年累计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5处,完成投资4785万元,解决不安全饮水人口9.05万人。

全年水资源总量15149万立方米,总用水量11515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量1776万立方米,工业用水量8025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1714万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29.41立方米/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8立方米/万元。

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5695万吨,排放达标率为100%;二氧化硫排放量14000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9694吨,烟尘排放量7215吨,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117万吨,综合利用率100%。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达标区面积10.4平方公里;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二级天数为328天。全年关闭取缔污染企业68家,限期或停产治理污染企业12家。全年共监测机动车车辆17270辆,发放黄绿标志15732个,辖区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87%。新发放排污许可证82家,换发383家,全市重点污染源均持证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