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5-10 乌海市统计局

葡萄酒 千升 3080 -10.5

“十一五”期间,全部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21.6%。

2010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60.91亿元,比上年增长50.1%;实现利润21.26亿元,比上年增长85.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8.9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2.61亿元,比上年下降44.3%。

2010年,全市资质以上建筑施工企业41 家,比上年减少1家,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5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房屋施工面积665.20万平方米,增长28.3%;竣工面积144.03万平方米,下降1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72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4.34亿元,比上年增长84.3%;第二产业投资完成13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96.33亿元,比上年增长60.6%。

非国有单位投资依然是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从投资主体看,国有及控股单位完成投资92.92亿元,非国有单位完成投资145.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1.08%。从项目隶属关系看,地方项目投资完成216.45亿元,增长41.71%;中央项目投资完成22.27亿元,下降21.63%;全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81.5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4.15%,比上年提高7.74个百分点。

全年新开工项目210个,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743.29亿元,比上年增长50.02%。自治区级重点项目当年累计完成投资69.2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9%。全部建成投产项目151个,新增固定资产165.13亿元,比上年增长85.18%。

表5: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亿元)

指       标 2010年 比上年增长%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38.72 31.8

第一产业 4.34 84.3

第二产业 138.06 16.2

其中:工业 137.48 15.7

第三产业 96.33 60.6

其中:房地产开发 24.90 8

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 81.53 70.42

其中:住宅投资 17.59 -3.5

“十一五”时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67.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6倍,年均增长22%。

2010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4.9亿元,增长8%。商品房屋施工面积417.11万平方米,增长18.2%;其中住宅301.37万平方米,增长1.2%。商品房屋竣工面积69.86万平方米,下降52.6%;其中住宅59.02万平方米,下降54.8%。商品房销售面积83.45万平方米,下降0.3%;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75.40万平方米,下降5.9%。商品房销售额27.23亿元,增长60.1%;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22.48亿元,增长41.9%。

五、国内贸易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69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5.3%。按行业划分,批发零售业贸易额62.49亿元,增长18.3%;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9.20亿元,增长29.4%。

表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 比上年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万元 716893 19.6

#批发、零售贸易业 万元 624919 18.3

住宿餐饮业 万元 91973 29.4

消费品市场呈现两大亮点:一是消费结构呈现积极变化,汽车、居住、家庭装饰等消费不断扩大。全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71875.7万元,增长39.9%;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81271.1万元,增长14%;家电和通讯类消费品升级步伐加快,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20648.3万元,增长18%。二是 “家电下乡”政策在乌海实施以来,有力带动了全市农区的消费。2010年全市已备案家电下乡销售网点18家,累计销售9大类家电下乡产品5216件(台),销售金额达1189万元。

年末全市共有连锁商业企业4个,实现零售额21393.7万元,比上年增长19.9%。

“十一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8%。

六、对外经济

201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555万美元,比上年降低25.2%;其中出口额349万美元,比上年降低21.9%;进口额206万美元,比上年降低30.1%。

2010年,全市参加年终审核的外商投资企业共有12个,引进市外(国内)资金170.65亿元,增长39.9%.

表7:全市进出口总值(单位:万美元)

指      标 2010年 比上年增长%

进出口总值 555 -25.2

出口 349 -21.9

进口 206 -30.1

七、交通、邮电、通信和旅游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7882.01万吨,比上年增长16.3%。其中,铁路2901万吨,增长10.3%;公路4981万吨,增长20.2%;民航129.18吨,增长351.5%。

旅客运输总量602.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2%。其中,铁路客运292.56万人次,增长4.8%;公路客运291.71万人次,增长3.4%;民航进出港旅客18.09万人次,增长56.6%。铁路、公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客运量比重分别为48.57%、48.43%、3%。

年末全市公共汽车(含小公共汽车,下同)线路达到39条,比上年增加6条;运营里程3010万公里。全市共有公共汽车运营车辆 403辆,比上年增加23辆;营运出租客运汽车951辆。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共运送乘客4015万人次(不含出租车),比上年增长5%。

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3.41万辆,比上年增加1.25万辆,增长10.3%。汽车保有量8.51万辆,比上年增加1.66万辆,增长24.3%。其中,小型汽车5.39万辆,比上年增加1.29万辆,增长31.5%。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7.02万辆,比上年增加1.49万辆,增长27%。其中,私人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4.76万辆,比上年增加1.21万辆,增长34%。

2010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达12.26万户,增长14.3%;局用交换机容量达119.02万门,增长27.3%;年末移动电话在网用户达到93万户、互联网络用户达到6.7万户。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081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全年订销报纸751万份,增长4.7%;订销杂志44万份,增长9.4%;收寄函件89.05万份,增长7.1%;收寄特快专递18万件,增长10.4%。

旅游市场迅速发展。全年国内旅游收入6.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国内旅游人数73.31万人次,增长10.5%。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2010年,我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1.98亿元,比年初增加80.7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2.28亿元,比年初增加21.9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9.82亿元,比年初增加62.2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00.22亿元,比年初增加41.2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68.67亿元,比年初增加26.9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