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税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物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全年物流业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比上年下降48.6%。其中,远洋运输业受冲击最大,实现165.5亿元,下降61.4%;港口业26.1亿元,下降4%;货代与仓储业77.1亿元,下降31.3%。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物流企业31家,较上年减少10家,实现营业收入247.2亿元。全年完成进出区货物总值3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0.6%。其中,海港保税区163.6亿美元,下降26.6%;保税物流园区87.4亿美元,增长1.9%;空港物流区113亿美元,增长14.2%;空港经济区8.9亿美元,下降9.4%。进出区货物主要为电子产品、动植物油、机械设备和金属制品等。 信息产业增势强劲。以移动和联通为主的信息服务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5.6亿元,比上年增长56.6%;实现营业利润36.4亿元,增长28.6%;实现工商税收10.5亿元,增长15.8%。 其它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倍;实现营业利润6.4亿元,增长1.2倍;实现工商税收15.8亿元,增长1.3倍。 四、国际贸易 全年完成进出口商品总额10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0.7%。完成进口商品总额76.4亿美元,下降12.4%。其中采用仓储转口货物方式完成进口45.8亿美元,下降25.4%;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完成进口30.3亿美元,增长20.5%。全年完成出口商品总额23.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9.3%。其中采用仓储转口货物方式完成出口8.8亿美元,下降50.3%;采用一般贸易方式完成出口14.6亿美元,下降29.6%。 对外经济往来日益紧密。2009年,保税区在进口方面与118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联系,日本、美国和德国是我区进口来源的前三位,分别实现进口额16.5亿美元,9.9亿美元、8.5亿美元,合计占保税区进口总额的45.7%;德国成为拉动我区进口的新亮点,完成进口8.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7亿美元。在出口方面与179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联系,美国、日本、安哥拉为我区商品出口的前三大国家,出口额分别为2.1亿美元、1.6亿美元、1.5亿美元,合计占保税区出口总额的22%。 进出口商品种类较为集中。进口商品主要集中于汽车及其零部件、食用油、大豆、有机化学品、集成电路、航空部件、挖掘机等产品,全年进口额分别达到13.8亿美元、9.9亿美元、5.3亿美元、3.9亿美元、3.9亿美元、3.7亿美元、3.1亿美元,合计达到43.6亿美元,占全区进口额的57.1%;出口商品主要集中于钢铁类产品、服装、无机化学品、食品饮料、挖掘机等产品,全年出口额分别达到3.7亿美元、2.9亿美元、1.6亿美元、1.4亿美元、1亿美元,合计完成出口10.6亿美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44.9%。 五、招商引资 2009年,保税区坚持行业龙头与产业链招商相结合,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新注册内、外资企业1207家,投资总额达到9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投资涉及贸易、物流、加工、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贸易项目702个,占项目总量的58.1%;物流项目135个,占项目总量的11.2%;加工项目23个,占项目总量的1.9%;其它项目348个,占项目总量的28.8%。 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09个,合同利用外资3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6%;实际利用外资18.2亿美元,增长20%;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47家,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到2446万美元;项目以中国香港、韩国和美国为主,分别达到40家、11家、7家。全年新批内资企业1098家,投资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35家,企业平均投资规模达到1788万元。内资企业注册资本达到320.3亿元,比上年增长87.8%;国内招商引资到位46.5亿元,增长27.4%。 入区项目体现了四个特点:一是世界500强公司投资项目较多,国际商业机器保理、沃尔沃IT、日本邮船汽车物流、SK润滑油、中交一航局、中海油、中化集团7家世界500强投资我区;二是行业龙头项目较多,吸引了阿尔斯通、金发科技、伊利乳品、航美传媒等行业龙头企业入区;三是总部经济项目较多,中航直升机、安道斯中国总部、凯雷创投中心、大唐电信、紫光测控、华旗资讯、汇恒置业等全国和地区总部先后注册;四是基金项目较多,罗斯柴尔德股权投资基金、西部发展产业基金、吉得吉等先后完成注册。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区域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2.9%。其中企业项目投资189.6亿元,增长42.7%。分行业看,工业完成投资72.2亿元,下降31.1%,占全部投资额的31.4%;物流业完成投资8.4亿元,增长28.8%;商贸业完成投资1.4亿元,增长10.3%;社会服务业完成投资107.5亿元,增长432.3%。基础设施投资完成40.6亿元,增长130.5%。空港经济区、海港保税区分别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0.1亿元、0.5亿元。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年建设项目124个,建设项目占地面积829.7万平方米,全年施工房屋面积786.2万平方米。项目建设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新项目质量较高,中航直升机总装基地、古德里奇、大唐电信、软通动力、恒银金融、紫光测控、伊利乳业等57个新项目开工建设;二是企业项目建设推进力度较大,柳工机械、卡特彼勒、特变电工、普洛斯、西飞机翼等45个项目竣工投产;三是商务配套项目取得新进展,邻里中心、白领公寓、蓝领公寓改造提升等项目主体竣工,文体中心、九年一贯制学校、总部和服务外包基地、限价商品房、房信独栋办公楼、时尚舞台等区域配套项目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填土780万方,累计完成15.6平方公里的填土。中心大道改造工程顺利完工;经三路等7条道路全部竣工,完成管线40公里、道路10公里;中环东路等6条道路和排水工程开工建设,完成管线7.3公里、道路1.7公里;贯庄区域道路正在进行管道施工。袁家河改线全面实施。中心大道、西九道、中环西路、西湖等景观提升工程基本完成,东湖景观全面动工。C地块广场竣工投入使用。 七、科技与信息化 自主创新成效显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专利申报工作完成情况良好。累计有36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全市各区县位列第三;全年共获批各类专利408项,其中发明专利135项,分别比上年度增长166.7%和135%。同时,积极推动专利试点的申报,最终有12家市级、5家区级专利试点企业申报成功。 2009年,保税区共承担30余项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获得财政经费支持3500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市创新资金项目3项、列入市委市政府督办的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4项。此外,全区市级科技进步奖达到3项,取得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科技成果经鉴定达到5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