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南浔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8-30 湖州市南浔区统计局

利用外资取得突破。2010全区新批利用外资项目38项,合同利用外资3.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8%;实际到位外资1.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4%。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工作继续稳步推进,全年新批境外企业3家,输出各类劳务人员102名。

七、财政和金融

全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35亿元,同比增长1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1亿元,同比增长18.0%。主体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分别同比增长-1.1%、39.3%和31.0%。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49.2%,同比上升了2.5个百分点。全区财政支出9.62亿元,同比增长24.2%,教育、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支出5.83亿元,同比增长34.7%,其中:教育支出3.18亿元,同比增长15.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0.6亿元,同比增长64.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0.09亿元,同比增长67.1%;医疗卫生支出1.01亿元,同比增长61.9%;农林水事务支出0.94亿元,同比增长82.8%。2010年全区新增财政支出79%用于保障民生事业。

金融机构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18.08亿元、贷款余额160.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7.4%和24.9%;全年新增贷款31.92亿元,同比减少8.2亿元。年末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为143.79亿元,新增21.63亿元。金融机构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0.64亿元,比年初减0.04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41%,比年初下降了0.12个百分点。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现有市属普通高中4所,区属初中22所,小学25所,幼儿园25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所(含中等职业学校2所)。全区共有初中专任教师1035人,小学专任教师1355人。其中省特级教师2名、中学高级教师170名、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1149名。全区初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14977人和29757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升高中段比例达到98.15%。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平均水平以上;新增财政支出0.70亿元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完成花林小学拆建等71个教育项目,标准化学校占比居全市第二。南浔区是第三批省级教育强区,所辖9个镇均为省级教育强镇。

全区专利申请量1410件,比上年增长30.9%;专利授权量980件,增长16.4%,其中发明专利35件,比上年增加11件。年末已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家,比上年增加4家;拥有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30家。全年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7项,其中省级2项,市级5项。至年末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3件,比上年增加1件;浙江名牌产品43只,比上年增加3只;拥有浙江省着名商标43件,比上年增加2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区年末拥有影剧院2个,全年演出2500场;组织文艺活动336次,送电影下乡2625场次;乡镇街道文化站9个;文物保护单位34个,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南浔图书档案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竣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辑里湖丝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区已有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社区广场趣味运动会、广场舞、健步走等几十种全民健身活动。全区累计举办群众体育活动百余场,参与群众数十万人次。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共新建篮球场69个,安装健身路径18条,乒乓球桌24副,门球场3个。

至年末全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03个,医疗床位847张,卫生技术人员2130人,其中执业医生565人,社区责任医生430人,注册护士554人。每千人拥有医生2.3名,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1.7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员人均筹资水平达到240元,比上年提高60元;参保人数38.89万人,参保率达98.02%。计划生育率达到98.3%。农村自来水人口受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到100%、98.4%。

十、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新区建设步伐加快,老城区改造取得新进展,开发区临沪工业平台建设拉开序幕。区行政中心全面启用,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图书档案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剧院)、城市展览馆相继建成,检察院、人防、人武大楼主体完工。向阳路、朝阳西路西段、万顺中路北段建成通车,南林中路北段完成改造。加快老城区改造提升,完成泰安西路、南西街北段、国泰路、文兴路等道路改造,嘉业路沿街建筑立面改造和嘉业河整治工程全面完工,完成大中路、万顺路的污水管网铺设、人行道改造和8条背街小巷整治。文兴公园、年丰路滨河公园基本完成,金象湖公园、垂虹公园启动建设,新增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和农民新村建设有序推进,新建农民安置房25.4万平方米,竣工51.8万平方米。开发区“五路九桥”基础设施建设框架全线拉开,南浔大道延伸段、联谊路、外环西路、西城路等道路建设有序推进。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期检查,COD排放量下降率完成年度目标,SO2排放量实现零净增,行政交界断面水质考核达到优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完成水泥磨机、造纸、印染和皮革等高能耗高污染产能的淘汰任务。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列入省市重点循环经济项目15个,实施节能技改项目26个,通过清洁生产企业审核10家。污水处理设施日趋完善,污水管网累计建成率达80%以上。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计划,开发区环境整治工程通过省级验收,创建省级生态镇1个、市级生态村9个。加快“森林南浔”建设,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新增市级以上森林村庄4个。

十一、人口、就业与人民生活

2010年末全区总户数为14.47万户,户籍人口为49.0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51人。全区人口出生率7.02‰,死亡率9.17‰,自然增长率-2.15‰。

认真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全年开发社区岗位787个,新增就业人数11252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436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157人。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7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5%,全年向社会公开发布用工信息6000余条。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2元,比上年增长10.0%;人均消费支出16207元,增长11.3%;年末人均住房面积31.9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60元,比上年增长12.9%,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780元,增长2.5%;年末人均住房面积55.6平方米。城乡居民年末人均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9311元,比上年增加4422元,增长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