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2)

2011-08-29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统计

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2010年下沙电子商务产业园、和达文化创意产业园、浙商大学生创业园相继开园;新增加浙江工商大学、江南大学2个大学科创园,累计建成12个大学科创园;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高科技孵化器3号楼建成投用,为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2010年,成立产学研合作联盟,正式促成中科院理化所南方中心落户开发区;全年新增产学研合作成员单位42家,累计达235家;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项目,全年共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50个。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2010年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5家,新增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13家,累计分别达到255家和65家。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技术)中心16家,累计达到94家。全年申报市级以上科研项目107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9个,省级项目17个;全年完成专利申请量3095件,同比增长34.33%;实现专利授权量2190件,同比增长35.44%。2010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产值870.94亿元,同比增长27.16%,高新技术产业比重高达65.68%。全年完成工业新产品产值214.56亿元,增长32.65%,全年新产品产值率达16.22%。

改革开放

招商引资

2010年,进一步深化招商体制改革,建立“1+6+1”的招商新体制,推出“全员招商”工作机制,延伸驻点招商机构,组建驻深圳招商办事处,加强招商力量,加大招商力度。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51个,共完成投资总额18.59亿美元,完成合同外资9.72亿美元,实到外资6.08亿美元。全年共批准设立各类内资项目933个,完成协议内资43.95亿元,实到内资16.95亿元。

工业招商取得新突破。全年引进工业项目58个,其中外资工业项目23个,内资工业项目35个,完成工业项目合同外资5.27亿美元、协议内资28.9亿元,工业招商比重达60%以上。

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全年引进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28个,5000万以上内资大项目16个,引进了默沙东、康师傅、娃哈哈、松下等投产规模超百亿的工业大项目,宝龙、碧桂园等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的龙头项目,为开发区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增资项目明显增多。大力实施区内企业内部挖潜,着力推动企业的增资扩产。全年促成了松下家电、神钢建机、安费诺飞凤等34个项目的增资扩产,增资额共计3.62亿美元。

截止到2010年底,开发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608个,项目总投资142.60亿美元,合同外资金额78.73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1.79亿美元。区内聚集了一大批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在2010年《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五百强中,共有7个国家和地区的33家跨国公司在开发区投资了65家企业,西门子、LG、松下、东芝、三菱等一大批着名跨国公司在开发区建立了生产基地。

对外经济贸易

2010年,全球经济有所回暖,全区对外经济贸易快速恢复。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79.85亿美元,同比增长37.45%。完成进口总额32.06亿美元,同比增长45.52%,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完成29.66亿元,同比增长56.78%;出口总额47.79亿美元,同比增长32.53%,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完成44.72亿元,同比增长33.24%。加工贸易仍是开发区出口主要形式,占全部出口的79%。

对外贸易关系显着增强。2010年,与开发区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共160个,比上年增加13个。进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亚洲,全年进口24.18亿元,占全部进口贸易的75.42%。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日本、欧盟和美国。2010年,对日本、欧盟出口大幅增长,全年对日本出口15.59亿美元,同比增长43.56%;对欧盟出口6.77亿元,同比增长40.26%;对美国出口有所下降,全年完成5.14亿美元,同比下降10.43%。

重点企业支撑作用明显。2010年,全区共有进口业务企业257家,出口业务企业253家。出口前20强企业共计实现出口额37.50亿元,占全区出口额的78.46%,其中出口额达亿美元的企业6家,共实现出口额28.55亿元,占全区出口额的60%,东芝信息、中策橡胶、矢崎配件等重点企业出口增幅均在40%以上。

出口产品仍以机电产品出口为主。全年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为31.7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6.4%。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部件、电线电缆等产品出口呈现高速增长。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19.6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1.11%。

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50亿元,同比增长15.45%。全年新开工项目86个,新开工面积411.9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38%;竣工面积187.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80%。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江北区块配套日益完善。北部区块、中心区块主骨架道路基本形成,地铁下沙段4个车站整体完工,延伸段正式开工,金沙湖启动开挖,三甲医院、文化中心、学校项目等公共配套项目顺利推进,能源配套、景观提升、环境治理全面实施。江东区块开发建设加快推进。5.35平方公里启动区块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江东大道全线贯通,水电气热等能源配套工程取得突破,大江东新城首个城市综合体开工建设。2010年,全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9.74亿元,截止年末全区实有道路总长215.39公里,道路总面积6.31平方公里,渠道总长74.08公里,桥涵111座,下水道总长673.49公里。

工业投资大幅提升。益维汽车、龙焱科技等工业新项目顺利推进,九阳欧南多、娃哈哈、横滨轮胎等企业纷纷增资扩建,中策橡胶、士兰集成、矢崎配件等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全年完成工业性投资44.65亿元,同比增长32.29%,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完成20亿元。

房地产投资增长迅猛。金沙湖区块开发全面启动,沿江房产项目稳步推进,龙湖艳澜山、名城湖左岸、恒都晨光国际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先后开工建设,世茂江滨花园、保利江语海、金隅观澜时代等顺利推进。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70.65亿元,同比增长80.95%。全年开工面积334.6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1.9%,竣工面积134.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9.06%,销售面积87.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52%,销售额131.46亿元,同比增长22.49%。

截止2010年底,开发区累计开发土地面积39.9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开发面积22.27平方公里。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超千亿元,完成1025.53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额205.74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

教育基础持续夯实。学正幼儿园顺利投入使用,景苑幼儿园、云水苑幼儿园、金隅幼儿园、世贸幼儿园等项目启动建设,东南中学、景苑小学项目进展顺利。截止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学校27所,其中大学14所,中小学12所,聋人学校1所。大学共有在校学生169691万人,教职员工15339人;中小学共有在校学生11210人,教职员工900人。全年新增幼儿园2所,共拥有幼儿园19所,入园儿童数达459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