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3)
文体 文体生活健康丰富。2009年,开发区着力打造“文化下沙”金名片,组织开展了元宵灯会、下沙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文艺活动,全年为社区和工地送文化节目14场次;组织承办了庆奥运一周年“全民健身日”活动、“下沙新城”杯省中小学生羽毛球锦标赛、CBA全国男篮联赛、世界电子竞技大师赛等文体活动。新建6个篮球场,6个乒乓球室和2条健身路径。文化市场监管有力,全年检查各类文化经常场所280多家次,及时取缔黑网吧、非法游戏室等娱乐场所,文化市场经营进一步规范。 卫生 卫生服务体系继续完善。2009年,采取多部门联防联控和群众群防群控相结合的措施,有效地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年内,新设立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65个,比上年增加7个,其中,医院5所,卫生防疫机构1个。全区医疗机构共拥有床位411张,医生405人。 社区建设 社区建设全面推进。2009年,公开招聘了36名社区主任助理,有力充实了社区干部队伍力量。新设立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积极开展文化进社区,抓好社区图书馆建设,实现了“一证通”。开展第二批市级“和谐社区”创建工作,完成了6个市级和谐社区的创建。闻潮社区被评为杭州市“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示范社区,月雅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成为市级示范点。 人民生活 人口 人口总量小幅下降。2009年末,开发区总人口达到397137人。同比下降1.45%,其中户籍人口113739人,同比下降6.79%,暂住人口174542人,同比下降6.64%。人口出生率7.3‰,人口死亡率1.2‰,人口自然增长率6.2‰。 就业 就业工作逆势突围。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围绕创建“充分就业开发区”和“创业型开发区”,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全区就业工作逆势突围。全年组织各类招聘活动130余场,推出各类就业岗位16万余个,实现各类人员就业74896人。出台“大学生创业实训”等政策,大力推进人才创业工作,在区内14所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办企业达到240余家,创业带动就业人数2523人;在111家企业建立实训见习基地,实训见习大学生11574名。截至年底,全区就业人数共计182900人,其中大专以上就业人员达8230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职工平均工资达到41654元。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开发区社会保障工作,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位居全市第一;失土农民养老保险即征即保,失土农民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参保率继续保持在92%以上,全区社会保障覆盖率为98.31%。成立开发区总工会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实行敞开式、一站式的服务,进一步加强困难家庭、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工作。 园区环境 公共安全 社会治安稳定有序。建立“工地110”联动机制,与“校园110”、“企业110”、“社区110”形成“联创、联建、联管、联防、联动”的社会治安联动防控体系。推进治安视频监控进社区,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治安形势总体平稳;及时稳控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国庆安保工作获得全市一等奖,全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政府管理 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坚持“合力兴工”,大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文化”。深化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继续取消开发区收取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强政策扶持,出台8项扶持政策,营造政策洼地;加强企业服务,建立工业经济问题协调周例会制度,全年开展6轮“向百家企业送温暖”活动,着力帮助企业减负解困,营造优良的投资创业环境。2009年开发区获得了“杭州市工业企业长效服务机制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公用事业 资源保障能力继续提升。2009年,全力推进元东变、上沙变、东一变三个变电所和主网线路建设,完成沿江大道D1600自来水管一标范围水管的埋设工程,能源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开发区日供电能力达163.1万千伏安,全年售电总量30.47亿千瓦时;日供水能力60.5万吨,全年总售水量6661万吨;供热能力每小时1060吨,年用汽总量595.8万吉焦;供气能力达每小时22917立方米,年供气总量28677吨。 交通运输日益便捷。2009年新开通开发区至江东、商贸城至汽车东站等5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4条公交线路,新增加公交候车亭65座;积极推进快速公交延伸,全面实现出租车进主城服务,建成白杨客运站,城市交通更加快捷便利。截止2009年末,共有城市公交营运线路28条,营运公共汽车数608辆,年客运总量达到413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1.74%、1.67%和11.28%。 通信能力继续提升。国际互联网的出口带宽达到80GMBPS,线路总容量达到46.46万线,线路开通总容量16.12万线,电话设备总容量和开通容量分别为14.31万门和10.25万门,宽带设备总容量和宽带设备开通总容量分别为12.15万门和6.96万门,均较去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受速递业务竞争激烈的影响,邮电业务有所下降,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1821.19万元,同比下降6.12%。 环境保护 区域环境持续改善。牢固树立“环境是开发区最宝贵的战略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环境立区”战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景观绿化提升、推进节能减排,多管齐下提升环境品质,全力打造“国内最清洁开发区”。全年种植大树9000颗,新增绿化面积19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面积达到1442.1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510.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8.2%。全年共有119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29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8家企业通过工业循环经济项目的审核。2009年全区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4.2%和7.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16%,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8天。 区域竞争力 2009年,开发区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在逆势中实现了跨越发展。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9年开发区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和“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称号;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9年,首届由《经济观察报》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评选活动”中,杭州经济开发区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开发区十强。2009年由商务部发布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中,杭州开发区以综合指数438.60分,名列十强,比2007年前进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