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瑞安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8-30 温州市瑞安市统计局

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拥有卫生医疗机构753个,其中综合医院5家,专科医院3家,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2个。2010年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496人,其中医生2926人。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和医疗床位数分别为2.46人和2.36张,分别比上年增加0.26人和0.27张。新型城乡合作医疗继续推进,实现了行政村的全覆盖。2010年,全市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84.92万人,参合率达94.68%,比上年提高了3.69个百分点。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全市孕产妇死亡率0/10万,婴儿死亡率4.0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55‰。年末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用于体育设施投入307万元,比上年增长7.3%。群众体育活动不断普及,全年体育人口达54万人,占总人口的45.4%。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继续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达标率为99%。在省、市级运动会上获得奖牌数447枚,其中金牌206枚,银牌137枚,铜牌104枚。培养等级运动员62名、等级裁判员16名。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2010年结合省级示范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开展旧城区路桥等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共修理沥青路面21260平方米、混凝土路面17625平方米、人行道11600平方米,疏通下水道35000米,瑞湖路路面改造工程、市区四大入城口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加强城市绿化养护工作,对市区瑞祥大道、虹桥北路高速出口及阳光北路等主要路段绿化苗木进行补植、护栏进行安装更新。至2010年末,市区新增市政道路面积17.4万平方米,合计面积达到364万平方米;市区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0.6公顷,绿地面积达到567公顷、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为27.71%。建成排污主干管13.6公里,排污管道达到135.6公里,市污水处理厂收集污水量稳定在每日7.2万吨。年末市区供水管道814.1公里,年供水量4985吨,增长5.5%;排水管道305.0公里;液化石油气用户10.43万户。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深入实施。2010年各整治村共计新增道路里程82.3公里,新增卫生厕所125座,消除露天粪坑1699个,新增垃圾箱2160个。

节能降耗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初步测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率达到3.25%和3.0%。据环保局抽样监测显示,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分别达到100%和98.9%。2010年全市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投资额5334.5万元,比上年下降30%。年末全市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达17.44平方公里;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1个,面积达15.32平方公里。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级别的天数达到33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比重为93.5%。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有序扩大。据公安部门统计,按照户籍口径,2010年末全市人口为119.05万人,人口出生率12.59‰,死亡率7.6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6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538元,分别比上年分别增长12.3%和13.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632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201元。2010年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6%和40.2%。2010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90.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8%。

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市共支付47537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8亿元,发放0.49万人次失业保险金312万元。年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2.09万人,比上年增加3.0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2.99万人,增加3.07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9.74万人,增加0.8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1.83万人,增加1.08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0.67万人,增加1.00万人;参加生活保障和生活补助制度的被征地农民5.90万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广到375个征地村。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14519张。有840名农村五保和270名城镇“三无”对象得到了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分别为100%和100%。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734个。

注:①本公报所列2010年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

②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③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