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固定资产投资 有效投入规模扩大,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1.44亿元,同比增长25.71%,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入2.12亿元、274.25亿元和145.0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0.5%、65.07%和34.43%。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74.25亿元,同比增长24.39%;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累计投入227.7亿元,同比增长36.18%,增幅高于工业投资12个百分点,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83%,比重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民营投资热情高涨,贡献份额明显提升,全年完成投资263.83亿元,同比增长44.1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2.6%,比重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房产开发高位运行,全年完成投资100.83亿元,同比增长35.37%;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741万平方米,其中当年新开工329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29.21%和71.94%;竣工房屋面积118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176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10.06亿元。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全年在建项目909个,同比增加266个;列入市重点的26个建设项目中,中石油、正大集团2个项目为前期准备项目,其余24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项目开工率达100%,累计完成投资102.4亿元,其中天合光能500MW垂直一体化、华美光伏一期、特雷克斯、华润包装一期、捷佳创精密机械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环球恐龙城项目中的库克苏克大峡谷、恐龙城大剧场建成投运;小松工程机械、常林工程机械、星宇车灯、兴荣高科、中新图锐、高铁场站等项目进展顺利。 六、招商引资和对外经济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对外贸易增势强劲。全年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12亿美元,同比增长6.4%;注册外资实际到帐8.1亿美元,同比增长7.9%。全年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7个,同比增长97%。其中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7个,比上年增加5个;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9个,比上年增加5个;总投资超10亿美元的正大能源化工甲醇制烯烃项目顺利签约,成为建区以来最大的外资项目。五大产业实际利用外资3.86亿美元,占制造业的比重达97%。全年共有44家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59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4.52亿美元,分别占全区总量的46.5%和55.2%。外贸出口形势喜人,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6.68亿美元,同比增长53.96%;其中出口51.07亿美元,同比增长49.22%;进口35.61亿美元,同比增长61.31%。三资企业实现出口37.19亿美元,同比增长52.13%;外贸公司实现出口4.91亿美元,同比增长24.13%;自营生产企业实现出口8.97亿美元,同比增长54.08%。出口市场不断拓展,美国、欧盟传统出口市场同比分别增长68.17%和51.87%,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出口额分别为3.66亿美元、1.19亿美元和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6.11%、44.16%和63.34%。全年有出口实绩的企业已达849家,其中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87家,同比增长52.63%。天合光能全年出口额突破15亿美元,达15.24亿美元,位居全市第一。 七、园区建设 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良好。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启动,整合理顺管理体制,组建了“一委三办”工作机构,加快推进园区形态建设,完成了天合太阳城概念性城市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城市设计及新能源车辆产业园规划,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基本确定。光伏、创意、生物医药三个园区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科技园区。创意产业基地建设加快。2010年创意产业基地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58.7%。库克苏克大峡谷、恐龙城大剧场等重点项目顺利竣工。卡龙动画影视传媒和久通动漫获评为国家重点动漫企业,《太空足球》、《佩佩小猪》、《炮炮兵》被评为国家重点动漫产品。《浩昊文字国历险记》被评为“国家动画精品”奖;《恐龙宝贝之龙神勇士》、《晶码战士》和《水木娃娃童画乐园》被评为“2010年度优秀国产动画片”。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创意产业技术开发公共服务、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创意设计快速成型等平台建设加速推进,中韩游戏人才培训基地正式运作。光伏产业迈上新台阶。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20个,天合光能500MW、协鑫光伏650MW项目建成投产。天合光能国家光伏科学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成立,支撑发展能力增强,天合光能成为常州首家超百亿元的创新型企业。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启动。生物医药产业园一期3平方公里拆迁腾地工作启动。太平洋美诺克、常茂生化、千红生化等新药及改扩建项目进展顺利。常州市生物医药孵化器项目开工建设,已落户海归孵化企业2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起步。重点项目加快推进,黄海混合动力客车进入量产,高博能源新型高能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即将竣工投产,常州常捷年产5万辆电动专用车项目完成选址。以黄海等企业为龙头,混合动力客车、纯电动微型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动力电池关键材料生产的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出口加工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0%。当年进出口货值在全国61家出口加工区中排位由2009年的第33位上升至26位。 八、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围绕北部新城建设,优化各类规划编制,开展了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近期建设区域修建性详规编制以及高铁核心区、天合太阳城、凤凰湖地块等城市设计和招商宣传。工程建设进度加快,京沪高铁、西绕城高速、机场高架等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高铁场站、飞龙居住区、创意产业基地等三大片区,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龙湖、九龙仓等一批高品质住区进展顺利,完成了昆仑路、南湖路、飞龙路、环龙路、红河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安置有序推进,开展征地拆迁专项治理,进一步规范全区征地拆迁行为,完成了高铁片区、万顷良田等重点地块拆迁,拆迁总面积212.5万平方米,竣工安置房82.3万平方米,安置居民近4200户。城市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出台了《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联动机制》、《强化内部作业考核》等文件,推进网格化、数字化城市长效管理,考核成绩位次大幅提高。城乡面貌不断提升,实施了“一路两区”景观提升及亮化工程,完成218栋楼宇亮化,沪宁高速道口、城际铁路两侧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汉江路、河海路、黄河路等道路“白改黑”工程;全区6个镇全部通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省级考核验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围绕国家生态市创建目标,深入开展废气“夜夜查”专项整治、雨污分流排放口规范化整治、“打造放心行业”及“环保在行动”等各类活动,加快实施柴支浜、五奎桥河、老藻港河西支等河道清水工程,完善镇区污水管网设施,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坚持日常环境监管制度化,全面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建设。生态园区创建工作积极推进,完成了高新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并通过了省级专家论证;春江、孟河创建国家生态镇工作已通过省级考核调研;创建成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村20个、市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绿色学校2个、市级绿色学校5个。全年共完成环评审批280个、批准试生产116个、竣工验收82个,退批、劝退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6个,进行现场监察3457次,组织23家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为236.27万吨标煤,比上年增长3.99%;每万元产值消耗标准煤0.17吨,比上年下降19.76%。完成COD减排项目6个,提前两年完成市下达的总量削减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