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东海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18种列统的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5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3种产品产量下降,分别是平板玻璃、发电量和鲜、冷藏肉。 工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是242.94%,较上年提高24.5个百分点;完成工业产品销售收入240.57亿元,同比增长58.8%;实现利税总额21.76亿元,增长89.0%,其中利润总额15.24亿元,增长78.3%,税金总额6.53亿元,增长119.8%;亏损企业亏损额1604万元,下降50.9%。 建筑业总产值回落。年末拥有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21家,较上年减少3家;本年新签合同额27.97亿元,同比下降7.4%。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27.21亿元,同比下降6.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5.83亿元,下降4.7%;安装工程产值1.26亿元,下降34.0%。资质以上建筑企业竣工产值26.94亿元,增长5.2%。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88.19万平方米,增长6.0%;竣工面积174.23万平方米,增长4.0%。资质以上建筑企业从业人员1999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2523人,分别增长7.0%和1.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1.64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42.34亿元,增长23.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72.14亿元,增长23.7%;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23.77亿元,增长23.4%;房地产投资13.13亿元,增长27.2%。 民间投资的主导地位继续加强。全年民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72亿元,同比增长22.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80.2%。民营经济完成固定投资134.22亿元,增长25.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70.0%。 二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在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35亿元,同比下降34.0%;第二产业投资141.12亿元,增长22.6%;第三产业投资29.67亿元,增长34.7%。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平稳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61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公路客运周转量70763万人公里,增长9.6%;货物周转量47080万吨公里,增长9.5%。年末汽车保有量37059辆,同比增长25.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27667辆,增长43.7%,私人轿车保有量8362辆,增长12.0%。 邮电通讯业实现务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6.6%。年末城乡电话用户达80万户,增长15.8%,其中移动电话56.76万户,增长22.7%。年末互联网用户达6.15万户,增长18.3%。城乡住户调查显示,全县百户家庭电话(含移动电话)拥有量为280部,增长8.0%,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为42台,增长23.5%。 旅游业快速发展。东海县充分展示在江苏沿海大开发机遇中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沿海旅游新亮点,依托政府“水晶之都、华东花都、温泉神水、幸福东海”的发展主题,加强旅游服务管理,加快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县内开展了第三届花博会、黄川草莓节、石梁河葡萄节、“梨花杯”摄影大赛等旅游活动,县外参加了重庆国内旅游交易会、义乌旅游博览会、旅游网络媒体推介会、千家旅行社景区连云港交流合作营销大会、国际旅游交易会。不断加大旅游基础建设,提升接待档次,年末实有旅行社5家,星级饭店6家,新增名胜风景区2个。全年共接待游客21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8.3%;旅游收入达24.23亿元,增长29.1%。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城乡消费市场兴旺繁荣。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23亿元,同比增长18.8%。按规模分,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23.85亿元,增长33.7%;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实现零售额52.38亿元,增长13.1%。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09亿元,增长68.1%;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3.96亿元,增长15.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1.02亿元,增长8.1%;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16亿元,增长27.0%。各类集市贸易成交额58.27亿元,增长14.9%。 对外经济保持增长。全年新办外资项目21个,同比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额17110万美元,增长13.5%。进出口总额28714万美元,增长60.7%,其中出口总额18116万美元,增长32.7%;进口总额10598万美元,增长151.1%。 劳务合作继续加强。注重与上海外经、中智公司等具有雄厚实力和知名度的国家级集团公司合作,提升合作能力。年末,全县共有75家外经企业与我县进行开展劳务合作,较上年增加33家。全年新增外派劳务8124人,遍及日韩、欧洲、中东和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劳务工种涵盖建筑、缝纫、机械加工、农业种植、水产养殖、文员翻译等,外派劳务的质量和档次显着提高。年末在外人数21550人,实现外经营业额1.6亿美元,增长2.6%。 七、财政和金融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3.03亿元,同比增长69.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02亿元,增长58.8%;基金预算收入21.12亿元,增长83.5%;上划中央四税收入3.89亿元,增长51.6%。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总收入4.57亿元,增长52.6%;地税部门完成总收入10.29亿元,增长47.8%;财政部门完成总收入28.17亿元,增长82.1%。财政支出53.28亿元,增长57.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1.94亿元,增长51.8%;基金预算支出21.35亿元,增长65.6%。 金融信贷大幅增加。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63亿元,较年初增加31.27亿元,增长28.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6.69亿元,较年初增加17.27亿元,增长24.9%。各项贷款余额87.28亿元,较年初增加25.37亿元,增长41.0%,其中短期贷款52.37亿元,较年初增加15.66亿元,增长42.6%;中长期贷款34.48亿元,较年初增加10.56亿元,增长44.1%。 八、科学和教育 科技实力显着增强。年末拥有独立核算的科研机构33个,较上年增加1个。拥有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5家,较上年增加3家。全年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7项,通过鉴定4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2项。有30个科技项目列入省和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当年获得省和国家科技成果4个,专利申请344个,专利获批109个,其中发明专利7个,吸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0个,农业综合试验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达到39个。科学技术支出额占本级财政支出比重达1.81%。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拥有各类学校215所,其中普通中学47所,高中14所,初中33所,小学校104所,幼儿园60所,职业中学1所,盲聋哑学校1所。各类学校中专任教师11858人,其中普通中学教师5078人,高中教师1688人,初中教师3391人,小学教师4707人,幼儿教师1858人,职业中学教师145人,盲聋哑学校教师31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97099人,其中小学生71226人,初中生46060人,高中生26784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4416人。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小学学生巩固率、初中学生毛入学率、初中学生年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5.2%。全年共向各类高等学校输送新生8659人,同比增长14.3%,其中考取本科2481人,增长12.9%;考取专科6178人,增长1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