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东海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3)

2011-08-27 连云港市东海县统计局

九、文化、广播电视、体育事业

文化广电和体育事业稳步推进。年末共有文化机构22个,举办各种展览会105个,组织文艺活动284次,放映电影5123场。县吕剧团演出新编独幕剧《新墙头记》、《大脚闹房》、《称爹》等13个剧目,累计演出221场。年末全县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52万册,发放借书证21454个,全年总流通931万人次,书刊外借912千册次。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4.1万平方米,县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少儿版画活动中心、东海博物馆等设施功能日趋完善。

年末拥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6座,乡村广播专用线5047公里,全县电视人口覆盖率和广播人口覆盖率均达100%。开通有线电视频道39个,新增有线电视用户0.6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5%。开设《融入沿海开发建设幸福东海》等专栏16个,组织播出《东海新闻》238档、《我爱我家》等专题120档。

全年新增体育场地5个,其中体育系统场地2个,其他系统场地3个,体育场地达到832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72万平方米。年末拥有等级裁判员787人,其中一级以上的75人。全年共举办各类运动会及体育比赛143场。参加市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75枚,其中国家级奖牌9枚、省级28.5枚、市级112枚。中小学实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覆盖面100%,优秀率达36%,国民体质达标率99.2%。

十、医疗卫生事业

医疗服务环境不断优化。继续加强医疗基础建设,中医院新区门诊楼和麻风病院竣工,完成了桃林、温泉、青湖、白塔埠、房山5个乡镇中心卫生院规划建设。年末全县各类卫生机构45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个,综合门诊部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站、卫生教育机构、卫生监督所各1个,个体诊所73个,甲级卫生室346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6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924人,注册护士829人,分别较上年增长4.7%、1.5%和6.4%。拥有床位1433张,增长2.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89.5万人,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

卫生保健水平稳步提高。全县24家应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实行网络直报率为100%,全年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3种1038例,报告发病率为90.64/10万。检测到甲型H1N1流感病例1例,报告狂犬病1例、流行性出血热13例、手足口病329例、艾滋病病毒感染7例。免疫规划扎实落实,4岁以下儿童糖丸强化服苗率为99.84%,麻疹强化疫苗接种率为98.03%,儿童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麻疹、五苗、乙肝等常规基础疫苗接种率均接近100%。妇幼保健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妇女病普查率83.56%,较上年提高0.55个百分点,孕产妇死亡率为零,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1.78‰,低出生体重发生率1.52%,婴儿死亡率1.89‰,较上年下降0.15个千分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23‰,较上年下降0.11个千分点,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7.5%,较上年提高7.59个百分点。新建卫生厕所0.9万座,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47.05%,较上年提高7.81个百分点。

十一、城乡建设

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年完成市政建设总投资1.4亿元,新增城区道路面积10.53万平方米,改造广场、人行道22000平方米,修建排水设施7400米。投资3000万元的市政广场、投资5000万元的晶都大道主城区段改造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完成金牛公园建设、果园南路中段改造、山西路北延改造,改善了人居环境。清理窨井500座,明沟清淤1300米,安装更换路沿石1200米,修补混凝土路面4400平方米、沥青混凝土路面5100平方米,沥青灌缝6000米,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完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完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3.77万平方米,完成廉租房建设90套,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580套,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全年城区新增绿地面积115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6.3%,绿化覆盖率40.6%,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11平方米。路灯亮化工程投资724万元,安装路灯、投光灯206组推进晶都大道路灯改造工程;新增路灯1384组、高杆灯、水晶灯和各式景观灯120套,提高市政广场、市民广场、迎宾广场亮化质量;安装路灯211组,推进和平东路、雨润东路以及新建巷、园林巷、山西巷等六条背街小巷便民改造工程。

镇村建设步伐加快。全县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4.76亿元,村镇修建排水管涵17.75万米,路面铺装75.94万平方米,绿化129.84万平方米,桥梁78座,广场13个,路灯1410盏,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桃林镇桃东新村、驼峰乡驼峰新村、李埝乡石寨村、洪庄镇陈栈村、青湖镇打磨塘村等5个省级村庄环境整治试点村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085万元,新铺设村庄道路23公里,修建下水道30公里,安装路灯220盏,公共绿化4.9万平方米。桃东新村成功创建江苏省第四批康居示范村,石湖乡成功创建市级城市化示范镇。

城乡交通运输环境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投资32亿元加强公路建设,五年新改建公路1478公里,总里程达到3006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2.8公里/百平方公里。投资6000万元建成的洪庄、青湖、平明、安峰等11个乡镇客运站相继投入使用,乡镇客运站达到15个;投资5000万元建成候车亭500多个;新增农村客运车辆180多辆,运行路线达到76条,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到90%,全县100%的行政村实现客运班车通达。全县经营道路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体共6319户,其中货运企业有22家,营运货车3520余辆,五小车辆6400余辆。年末客运企业3家,共有客运线路72条,客运车辆412辆,开通省际客运线路9条,投放客运汽车31辆;市际客运线路14条,投放客运汽车21辆;县际及县内客运线路26条,投放客运汽车251辆;开通城区公交线路8条,投放公交车辆75辆;“村村通”公交线路11条,投放公交车辆34辆,旅游大巴20辆。年末出租汽车162辆,基本上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15.1万人,其中女性55.38万人,占48.1%。当年出生人口1.69万人,出生率为14.8‰,死亡人口0.87万人,死亡率为7.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县列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8603元,同比增长1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66元,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305元,增长14.1%,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6.4%,文教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4.1%;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7.48平方米;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75台,增长17.9%;百户电话拥有量309部,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73元,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37元,增长9.8%,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7.1%,文教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7.5%;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6.0平方米;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23台,增长27.8%;百户电话拥有量263部,增长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