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丰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8-26 徐州市丰县统计局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一系列部署,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心,突出工业经济这一主线,重大项目这一重点,招商引资这一抓手,工业园区这一平台,强化目标管理,落实关键措施,全县经济运行良好,小康建设顺利推进,民生民计继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经济

经济协调健康发展。2010年,全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18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一产增加值34.01亿元,增长4.8%;二产增加值67.57亿元,增长17.8%;三产增加值48.6亿元,增长16.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调整为22.6:45.0:32.4,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城市化率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县城市化水平达41.5%,比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010年末,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民营经济单位数共22671户,同比增长19.5%。其中民营企业5234户,增长16.6%;个体经营户17437户,增长20.4%。总注册资本金76.21亿元,同比增长57.1%。其中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70.46亿元,增长57.1%;个体经营户注册资本金5.75亿元,增长57.7%。2010年累计完成民营经济税收总额7.7亿元,占全部税收的82%。

政府财力大幅增强。2010全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连续三年实现了40%以上的强劲增长。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28.25亿元(原口径,含基金),同比增长48.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89亿元,同比增长42.9%。政府财力的大幅增强来源于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累计完成税收收入10.32亿元,同比增长51.8%,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1%。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7.4亿元,比上年增长31.3%。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更加突出关注科教与民生:全年教育支出5.5亿元,增长13.7%;医疗卫生支出2.01亿元,增长17.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3.97亿元,增长70.8%。

全面小康建设稳步推进。在监测的四大类25个单项指标中,21项指标达到自定序时进度。其中本年已经达标的指标有15项,比上年增加1项;总体指标达标率为60%,同比提高了4个百分点。本年度我县已经达到小康标准的15项指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恩格尔系数、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森林覆盖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其中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2010年新达到小康目标值的指标。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种植业稳定发展。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倾心关注“三农”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高效发展、集约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全年累计实现种植业总产值48.36亿元,同比增长10.9%。全年粮食总产46.01万吨,蔬菜总产124.47万吨,油料总产0.51万吨,果品总产52.01万吨。

牧业生产稳步增长。大力发展养殖业,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3.65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6.1%。生猪饲养量达到88万头,比上年增长3.4%;羊饲养量达113.18万只,增长.8%;家禽养殖达到4328.06万羽,增长2.7%。全年实现肉类总产量12.01万吨,比上年增长14.7%;禽蛋总产量5.37万吨,增长47.9%。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欢口、华山、大沙河、赵庄4个重点中心镇加快建设,建成市级新农村示范点30个,123个村重点开展了“三清三创”和“五杯竞赛”活动,完成“一池三改”1.27万户。农业投入进一步增加,农业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8.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532台,小型拖拉机16310台,联合收割机1688台,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0.73万吨,农药施用量0.23万吨,农村用电量2.6亿千瓦小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工业生产继续保持了稳步提速的增长态势,煤盐化工产业取得重大突破,电动车产业迅猛发展,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快速壮大,机械制造业不断提升。全年累计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47.55亿元,同比增长17.8%。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家,规模企业总数达到311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8.28亿元,增长20.0%,占全部工业的80.5%,占比同比提高了14.8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用电量达到4.31亿度,同比增长35.5%。

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实现销售收入134.75亿元,增长43.9%;实现利税20.36亿元,增长63.6%,其中利润11.33亿元,增长72.0%。亏损企业4家,亏损面为1.3%。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县建筑业实现产值68.13亿元,实现增加值20.02亿元,增长17.6%。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93.2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8%;竣工面积250.4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7.3%。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1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投资达到79.89亿元,同比增长35.1%。在城镇三次产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2.08亿元,是上年的五倍;第二产业投资50.54亿元,同比增长66.8%;第三产业投资16.34亿元,同比增长62.6%。

工业投入力度继续加大。随着工业强县的步伐不断加快,工业投资的总量和增长速度大幅增长,2010年累计规模以上工业项目投资50.4亿元,增长36.4%,占规模以上项目投资的60%。

重大项目投资取得突破。深入开展“亿元项目推进年”活动,滚动实施重点项目356个。实施工业项目101个,煤盐化工、电动三轮车、机械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四大产业的一批“三重一大”项目取得突破,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农业项目44个,设施农业示范园、优质果示范园、特种蔬菜基地等均已发挥示范效益;城建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10个,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五、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8亿元,增长19.3%,增幅比去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完成24.14亿元,同比增长7.6%;农村完成26.1亿元,同比增长32.0%。“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拉动农村消费增长的各项利好政策成效显着,农村消费市场一直保持着繁荣活跃的状态,增长速度屡创新高。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比“十五”末新增50家,总数达到6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