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丰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08-26 徐州市丰县统计局

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年末全县从业人员62.76万人,比上年增加1.46万人。城镇集体及以上单位从业人员4.22万人,比上年增加0.11万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完成20.36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89万人。实施以创业带就业工程,落实大学生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83万元。再就业培训0.9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人数425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一年来,全县不断加大投入,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城乡保障体系,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基本确立。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03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81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63万人,符合条件的农村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领取率98%以上,适龄农民年末新农保参保实现全覆盖。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县拥有敬老院28所,床位3881张。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3.66万人,在全市率先超额完成任务。继续实施“关爱工程”建设,0.59万五保户实现集中供养。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和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4.98万名城乡困难群众享受低保救助,0.49万城镇低收入居民和4.49万农村低收入居民按时领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区面积扩大到35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8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35.7%。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纲要论证和13个建制镇总体规划、4个重点中心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805个农村集中居住点规划修编,基本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新修河滨路、南苑东路等主干道21公里,城区道路拓展到145公里,形成了“七横十一纵”的路网格局。城区亮化率达90%以上。凤鸣公园、河滨公园、栖凤园等投入使用,城区新增绿地47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4%。

开发区建设成效明显。围绕做大载体、做优产业,形成了省级开发区和锡丰工业园、盐化工特色产业园、机械制造园、高效农业示范园“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累计完成各类工程投入16.8亿元,建设面积由5.7平方公里增加到25平方公里,区域竞争力和产业承载力明显增强。2010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00万美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被评为“江苏省投资环境最佳开发区”,凤城镇连续五年荣获“徐州市十强镇”。

环保事业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围绕国控沙庄桥断面达标实施10项环保重点工程,水环境保护能力明显提高。123个村重点开展了“三清三创”和“五杯竞赛”活动,完成“一池三改”1.27万户。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0%,居全省首位,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模范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7.9%,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天气达到346天。

注:公报中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