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古蔺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22 泸州市古蔺县统计局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增长较快,地方财力继续增强。2010年,全年财政总收入17.99亿元,增长76.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7亿元,同口径比较增长72.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02亿元,增长32%。对农林水事务、科技、教育、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投入继续加大,分别增长21.2%、19.1%、19%、18.6%、298%。

金融运行平稳,金融存贷款规模稳步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1.52亿元,同比增长17.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09亿元,同比增长21.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1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2亿元,同比增长0.07%;中长期贷款余额21.97亿元,同比增长38.29%;活期储蓄存款余额16.2亿元,同比增长22.3%;定期储蓄存款余额9.89亿元,同比增长20.3%。

八、教育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2010年,全县有普通中学41所,在校学生54737人;有小学校69所,在校学生9163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2%,高中毕业生升学率70%。2010年向各类大专以上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909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巩固发展。全县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8万余册;全县电视覆盖率为95%,其中:有线电视覆盖率45%,有线电视用户5万户,可接收各地电视台节目36套;广播覆盖率为91%。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1个,放映场次3300场,观众49万人次;举办各种文娱晚会150次,观众近50万人次。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有医院、卫生院共34个,病床1050张,卫生技术人员1432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688459人。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样,全县举办各类县、乡级运动会共35场,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0.08万人。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9元,增长15.8%,其中:人均工资收入8333元,增长15.2%。人均消费性支出8723元,增长10.5%,其中:人均食品支出增长7.9%;人均衣着支出增长18.9%;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9.5%;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8%;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2.8%;人均居住支出增长3.5%;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4.4%;其他商品和服务增长36.8%。

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对古蔺县15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显示,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19元,增加607元,增长17.8%,其中:人均工资性纯收入1969元,增加339元,增长20.8%;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1770元,增加187元,增长11.8%;人均财产、转移性收入279元,增长40.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26元,增长4.7%,其中: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增长11.86%;人均衣着支出增长23.95%;人均家庭设备用品支出增长2%;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下降12.35%;人均居住支出降低0.12%;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7.75%。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32907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808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77424人,农民参合率达90.25%(以农业人口数计算)。全县共有城镇居民10526人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

注: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数据以《古蔺县统计年鉴(二○一○年度)》为准。

2、增减幅度以2009年同口径数据为基期计算。

3、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增加值指标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

5、2010年为全国人口普查年份,根据国家人口普查有关规定,暂不公布人口及相关数据。

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起不再以县以上、县以下划分,而划分为城镇和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