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古蔺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攻势发展,科学发展,最好最快发展”这一总体取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改善民生,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总量上台阶。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9.84亿元,同比增长19%,增速居全市第二位。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1%;第二产业增长32.8%;第三产业增长6.7%。人均GDP达9768元,同比增长19%。全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5.74亿元,同比增长20%。 物价上涨温和可控。根据物价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8%,涨幅比去年同期上升2.4个百分点,全县物价总体温和可控。 二、农业 2010年,全县农村经济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 粮食持续增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5.76万吨,增加9849吨,增长4%。其中:大春粮食产量为18.38万吨,同比增长4.9%;小春粮食产量为7.38万吨,同比增长1.7%;粮食平均单产为210.4公斤,同比增长2.24%。全年油料总产量1.25万吨,同比增长2.46%;烤烟产量1.19万吨,同比下降15.7%;蔬菜产量达25.34万吨,同比增长6.38%。 林业生产发展形势良好。据初步统计,全年林业实现增加值0.7亿元,增长8%;成林、幼林抚育面积不断增大,优质林产品、林产品加工增值、生态森林旅游等正逐步形成生态产业,林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畜牧业产品产量稳步增加。生猪出栏79.71万头,同比增长2.7%;牛出栏4.98万头,同比增长4.7%;羊出栏10.3万只,同比增长6.7%。家禽出栏174万只,同比增长8.8%;禽蛋产量6285吨,同比增长8.5%。肉类总产量达69288吨,同比增加2605吨,增长2.2%。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10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4000吨,增长4.5%,农村用电量4711万千瓦小时,增长7.2%。 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古蔺农村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019元,比上年增长17.8%,增加607元。 三、工业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2010年,全县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良好,实现口径内工业增加值(现价)48.68亿元,比上年增长37.9%(按可比价计算)。其中:轻工业36.53亿元,同比增长41.6%;重工业12.15亿元;同比增长27.4%。国有工业8.13亿元,同比增长40%;股份制工业39.57亿元,同比增长37%;产销率95%。口径内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5.43亿元,同比增长47.5%;产品销售成本49.85亿元,同比增长45.9%;利润总额15.58亿元,同比增长59.4%;实现税金15.1亿元,同比增长75.8%。万元产值综合能耗0.2(吨标煤/万元),同比降低14.1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加快。2010年,全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加快。其中:饮料酒78691吨,同比增长94.7%;原煤380万吨,同比增长9.5%;发电量14628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8.2%;水泥44.5万吨,同比增长7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良好运行态势。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0.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其中:基建投资完成26.45亿元,同比增长40.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9.85亿元,同比增长35.68%;房地产开发投资1.54亿元,同比下降23.75%。 重点、重大项目对投资增长的拉动效果明显。2010年,已经开工的中央扩大内需项目、重大、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25.44亿元,占全县投资的50.2%;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168个在建项目完成投资39.85亿元,同比增长47.3%,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78.6%,拉动全县投资增长33.9个百分点。 一产业投资下降,二、三产业投资持续强劲。2010年,全县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29亿元,同比下降0.8%,占投资比重4.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3.48亿元,同比增长44.3%,占投资比重66.1%;其中,工业完成投资33.3亿元,同比增长44.4%,占投资比重的65.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9亿元,同比增长21.1%,占投资比重29.4%。 资金来源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2010年建设项目到位资金48.19亿元,同比增长25.9%。一是国家预算内资金比重有所下降。在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3.24亿元,同比下降32%,占资金来源的6.7%,比重较上年下降5.8个百分点;二是作为投资资金主要来源的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比重大幅度上升。全年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40.99亿元,增长79%,占全部资金来源的85%,比重较上年上升25.2个百分点。 五、商贸 城乡市场共同发展。201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4.7亿元,增长16.8%;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10.3亿元,增长17.3%,农村市场增长快于城镇市场0.5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2.9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1.7%,同比增长17.4%;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0.05亿元和2.03亿元,分别增长29.8%和12.3%。 六、交通运输、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全县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2010年,全年公路客运量819.4万人,同比下降3.32%;公路客运周转量53781万人公里,同比增长9.1%;公路货运量214万吨,同比增长52.36%;公路货运周转量2278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5.7%。 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0.7亿元,其中电信业务收入0.5亿元。年末有固定电话用户7.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5万户,增长22.7%;互联网用户1.6万户,增长26.5%。 旅游业方兴未艾。2010年,全县实现旅游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