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赤坎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20 湛江市赤坎区统计局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2.00亿元,增长148.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9.44亿元,增长634.7%;其他投资2.56亿元,下降27.6%。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7.35万平方米,增长11.9%,其中住宅面积45.00万平方米,增长8.1%;商品房销售额27.06亿元,增长36.7%,其中住宅销售额25.06亿元,增长28.9%。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市场销售稳定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81亿元,增长22.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26.15亿元,增长22.3%;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66亿元,增长22.8%。

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251.10亿元,增长21.7%。汽车消费需求量不断加大,全年汽车销售17475辆,增长20.7%,销售额达22.84亿元,增长23.1%。

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活跃,亿元以上市场7个,全年商品成交额55.39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成交额13.37亿元,增长17.0%;金属、建筑装潢材料类成交额14.61亿元,增长22.1%;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成交额10.62亿元,增长34.6%;木材及制品类成交额2.09亿元,增长22.2%。

对外经济较快发展。全年全区外贸出口额1.05亿美元,增长41.9%。全年新签合同外资金额112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44万美元,增长91.0%。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区普通高中8所,招生4899人,在校学生13708人,预计毕业4308人;职业高中2所,招生710人,在校学生1654人,预计毕业572人;初中12所,招生7629人,在校学生20308人,预计毕业6065人;小学21所,招生4157人,在校学生27602人,预计毕业5307人;幼儿园34间,在园学生880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7.0%。全区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力度,增强赤坎作为教育强区的实力。目前学校建设的重点项目为市五中、市七中、市美术中学的教学综合楼建设。其中,市美术中学教学综合楼已竣工,新增建筑面积3500平方,已在2010年投入使用,新增学位500个。

“科技兴区”工作再创新绩。全区有10个项目被列入省、市科技立项。全区共有科技活动机构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民营科技企业15家。全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4747万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1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19亿元。

七、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了3场专题音乐会;街道文化站达标率87.5%,社区文化室达标率75.0%,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率100%,排名全市第一。

卫生事业稳定发展。全区年末拥有卫生医疗机构154间,床位2664张;卫生技术人员3454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128人。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社区医院、卫生院的数量不断增加,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做好季节性流感防控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工作取得新成效。

竞技体育成绩显着,全区体育健儿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得金牌94枚,银牌57枚,铜牌65枚;为省级及体育院校输送运动员12名。

八、人口与人民生活

2010年末,全区总户数6.44万户,户籍人口22.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8万人。常住人口23.36万人。人口出生率8.43‰,死亡率2.90‰,自然增长率5.53‰,计划生育率96.64%。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762元,增长17.6%;城区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5元,增长12.0%。区属单位在岗职工11763人,增长10.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846元,增长9.7%。

九、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认真落实利民惠民政策,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全年用于社会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3.14亿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69.5%。全社会从业人员11.8万人,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105913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2854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5278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1202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2166人。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全区新增就业人数586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82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50人;职业技能培训700人次;均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全年工矿商贸方面发生1起死亡1人的生产安全事故、消防安全方面没有发生死亡事故;道路交通事故163宗,死亡18人,受伤201人,直接经济损失31.63万元;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4,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0.94。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总产值绝对数按现行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4、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的现行制度调查时期为1—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