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赤坎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20 湛江市赤坎区统计局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赤坎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保增长、促创新、抓统筹、重民生”的工作重点,以“三产兴区、科教强区、环境旺区、和谐安区”为发展战略,科学把握形势,团结拼搏,攻坚克难,苦干实干,着力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全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4.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亿元,增长3.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0.3%,“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53.24亿元,增长11.0%,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8.9%,“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89.91亿元,增长10.3%,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0.8%,“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1%。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2%,批发零售业增长10.9%,住宿餐饮业增长9.5%,金融保险业增长2.2%,房地产业增长2.9%,其他服务业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37.6:61.4,调整为1.0:36.8:62.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62325元,增长9.1%。

全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增值税4016万元,增长3.8%;营业税5993万元,增长25.4%;企业所得税1293万元,增长226.5%;个人所得税1118万元,增长24.4%。

全年全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52亿元,增长12.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503万元,增长13.7%;公共安全支出2999万元,增长44.6%;教育支出12518万元,增长5.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340万元,增长9.5%;医疗卫生支出2895万元,增长61.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682万元,增长4.1%;农林水事务支出723万元,增长54.8%。

全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3.0%,食品类价格上涨6.9%,其中粮食上涨6.7%,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3%,蛋类上涨9.2%,水产品上涨7.8%,菜类上涨21.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4.0%;衣着类价格下降5.7%;家庭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1.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价格上涨4.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9%;娱乐文教及服务价格下降0.6%;居住类价格上涨6.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经济规模不够大,产业发展基础不稳固,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工业发展受到资金、土地等因素的约束突出,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管理水平较为粗放;发展现代服务业、商业、物流业支持力度有待加强;还需提高对外经济发展、吸引外资、利用外资的工作力度;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压力依然较大;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保障民生任务依然艰巨。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业总产值2.41亿元,比上年增长3.9%。

全区耕地面积10231亩,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231亩,下降0.9%;其中:稻谷播种面积6750亩,与上年持平,旱粮播种面积258亩,下降39.3%。甘蔗种植面积328亩,与上年持平;花生种植面积1292亩,增长0.9%;蔬菜种植面积16306亩,增长0.8%;水果种植面积291亩,下降6.1%。

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3418吨,增长1.6%。其中:稻谷总产量2537吨,增长0.4%;旱粮总产量63吨,下降24.1%。甘蔗总产量1312吨,与上年持平;花生总产量207吨,增长1.0%;蔬菜总产量21576吨,增长10.1%;水果总产量331吨,增长10.7%。

全年肉类产量3664吨,增长2.6%;其中:猪肉产量2927吨,增长3.5%;家禽肉产量684吨,下降0.3%。生猪出栏40920头,增长4.1%;家禽出栏54.7万只,增长11.3%。

渔业养殖面积10710亩,与上年持平;其中海水面积2970亩;淡水面积7740亩。渔业总产量5264吨,增长9.0%。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233吨,增长7.3%,淡水产品产量3031吨,增长10.4%。

农业机械总动力0.90万千瓦;用电量1206万千瓦时;有效灌溉面积8385亩,机电排灌面积1550亩,旱涝保收面积7333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45.23亿元,增长1.6%;完成工业总产值118.19亿元,增长1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05.30亿元,增长10.2%。其中:国有企业产值27.89亿元,增长18.7%;集体企业产值3.18亿元,下降8.2%;股份制企业产值46.44亿元,下降1.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24.98亿元,增长2.4%。街道工业平稳发展,街道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58亿元,增长12.9%;实现工业总产值24.69亿元,增长14.2%。

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电力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家用电器制造五大行业全年实现产值75.9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2.1%。其他工业行业中:造纸及纸制品业产值2.62亿元,增长9.1%;专用设备制造产值1.73亿元,下降0.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2.89亿元,增长3.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值6.52亿元,增长25.1%;酒制造业产值2.93亿元,增长39.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3.62%,下降12.0个百分点;资产贡献率13.83%,资产保值增值率111.14%,资产负债率51.99%,流动资产周转率1.6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36%,全员劳动生产率254120元/人年。

建筑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74亿元,增长20.2%。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4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7.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38万平方米,竣工价值1.16亿元。企业实现产值8.29亿元,工程结算收入9.7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62万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4.13亿元,增长46.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8.35亿元,增长39.3%;其他投资15.78亿元,增长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