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武夷山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国有、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4家,完成产值3736万元,比上年增长39.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05%,比上年上升0.06个百分点;非国有规模以上企业91家,完成产值351535万元,比上年增长30.93%,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8.95%,比上年下降0.06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7.5%,较上年提高48.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9170万元,比上年增长81.3%。工业品产销衔接良好,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38296万元,比上年增长32.8%,产品销售率95.6%,基本持平,总资产贡献率18.5%,较上年提高5.3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36.1%,较上年下降6.1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34.1%,较上年提高5.69个百分点。 建筑业生产持续发展。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82044万元,比上年增长22.8%。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签订合同额60297万元,比上年下降13.52%,建筑业总产值53823万元,比上年增长20.24%,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0.6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64%,其中新开工面积10.44万平方米,下降64.45%;实行投标承包面积48.8万平方米,增长23.01%;房屋竣工面积5.48万平方米,下降55.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上年基数较大的前提下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投资突破100亿大关,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30423万元,比上年增长16.0%,“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33.29%。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3081万元,增长9.5%,“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33.0%,农村投资完成167342万元,增长66.8%。城镇投资全年各月累计增长走势如下图: 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不含房地产),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8294万元,增长11.3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25467万元,增长15.59%。其中,工业完成投资225467万元,增长18.49%,工业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97330万元,增长28.44%,水电投资15907万元,下降40.8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08333万元,增长7.9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完成投资61046万元,增长43.25%,仅高速公路完成投资67519万元,增长84.37%;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等社会服务业完成投资291245万元,增长14.22%;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影视业完成投资39872万元,下降46.18%。 房地产市场呈现回升态势。全年房地产投资速度由一季度最高增长60.6%开始有所下降,二季度增幅36.7%,到三季度成为全年下降的最低点,增幅为18%,随后开始走出回升态势,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87477万元,比上年增长41.9%,“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28.7%。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80297万元,增长70.52%,施工面积73.97万平方米,增长61.4%,竣工面积2.82万平方米,增长20.5%,商品房销售面积20.43万平方米,下降14.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8.33万平方米,占89.72%,下降11.41%,全年商品房空置面积5.46万平方米,增长33.9%。全年走势图如下: 项目带动持续增效。全年共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574个,比上年增加119个,增长26.15%,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512项,比上年增加106个,增长26.11%,全部建成投产项目386个,比上年增加125个,增长47.89%。 重点项目建设继续推进。全年实施重点项目市本级71项,其中在建重点项目54项,预备重点项目17项,总投资152.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58亿元。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1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0.57%。其中,京福高铁、宁武高速武夷山段已全线开工建设;武邵高速已于2010年11月15日竣工通车;省道205线改造工程吴屯至市区已接近尾声;武夷山陆地港、大红袍山庄项目已完成综合楼主体工程建设;旅游滨江景观大道项目综合农场段已开工建设;赤石红色之旅景区建设项目完成纪念馆、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工程、纪念长廊部分工程;省立医院武夷山分院项目综合门诊大楼和医技楼主体封顶开始内外装修;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主体建设工程全部完工等。 五、旅游和交通邮电 旅游经济运行良好。今年以来,我市借助世博会在上海举办的机遇,以“精彩世博,快乐武夷”为主题,开展世博主题年的系列营销活动,特别是于3月底隆重推出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公演造势,利用新闻发布会和电视、户外LED、广播、网站、报刊等媒体对武夷山印象大红袍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进行大规模宣传报道,大力推出“游世遗-品国茶-看印象”茶旅新体验旅游线路,吸引了全国旅行买家商的热情参与。同时,大力把握于3月初成功开通武厦空中快线,以及福厦、福温动车和衢南高速开通后的市场机遇,持续开展“自驾车游武夷进社区”、“百城万车游武夷”宣传促销活动,以“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为突破口,开展旅游日旅游周旅游年活动。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635.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42%,“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0.0%。其中,国内旅游人数618.80万人次,增长9.41%,多日游和一日游比重分别占65.65%和34.35%,分别增长9.79%和8.68%;入境旅游市场全面增长,全年接待境外游客16.44万人次,增长9.72%,其中,入境过夜港澳同胞5.37万人次,增长12.14%,台湾同胞5.59万人次,增长14.97%。全年旅游总收入10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8%,“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8.5%;旅游直接创汇5107.12万美元,增长13.07%。 交通运输业持续发展。全年完成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增加值28833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293.81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铁路1.41万吨,与上年持平;公路292万吨,增长5.2%;民航货邮吞吐量0.4024万吨,增长13.4%;客运量完成767.3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4%,其中铁路客运量111.36万人次,增长12.29%;公路597万人次,增长1.8%;航空全年共安全起降航班5740架次,增长9.65%,旅客吞吐量58.9554万人次,增长10.1%。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338万元,比上年增长5.79%,“十一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1.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3.18%;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1.26%,移动业务总量持平,联通业务总量增长3.76%。年末城乡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5.6928万门,本地电话用户5.032万户,增长18.34%。移动、联通、电信移动电话用户17.95万户,增长1.13%。数据通信业务持续发展,年末互联网上网用户5.557万户,增长16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