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连江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3 福州市连江县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分城乡看,县的消费品零售额16.91亿元,增长17.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6.7%;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19.28亿元,增长20.4%,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3%。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9.13亿元,增长19.1%,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4亿元,增长17.1%,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7.7%;其他行业零售额0.67亿元,增长21.4%。分规模看,限额以上零售额4.45亿元,增长45.1%;限额以下零售额31.08亿元,增长15.7%。

六、对外经济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进出口总额342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出口26750万美元,增长11.2%;进口7530万美元,增长15.9%。进出口相抵,顺差19220万美元。

全年批准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2个,比上年下降29.4%;按验资口径统计合同外资金额5439万美元,下降31.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60万美元,下降16.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发展平稳。全年交通运输和及邮政存储业完成增加值19.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

全年交通部门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82411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公路8647万吨公里,增长14.0%;水运1809509万吨公里,增长12.0%。全年完成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59542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5%。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4382万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529元,下降8.3%;电信业务总量10854万元,增长11.9%。电信业完成业务收入30733万元,增长7.5%。其中:电信业务收入10910万元,下降6.4%;移动业务收入19823万元,增长8.2%。年末城乡电话用户158537户,比上年下降9.8%,普及率25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211010户,比上年增长5.5%,普及率34部/百人。

全年接待境外游客3149人次,比上年下降18.8%。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港澳同胞367人次,下降71.0%;台湾同胞1974人次,下降41.4%;外国人808人,下降33.6%。

八、金融和保险

金融运行安全稳健。年末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1.74亿元,比上年增加18.17亿元,增长17.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8.87亿元,比年初增加10.90亿元,增长14.0%。各项贷款余额54.98亿元,比年初增加13.03亿元,增长31.1%。现金投放基本正常,全年现金净投放104155万元,比上年多投放23963万元。

内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5180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1900万元;财产险保费收入3280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751万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334万元;财产险赔款1417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农村合格校建设稳步实施,“校安工程”全面启动,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全县共完成撤并中小学5所,整合7所,调整办学规模3所。全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75人、普通高中招生2558人、初中招生6018人、小学招生551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0%、初中升学率80.2%、高中升学率77.0%。年末,全县职业技术学校3所,在校生1968人,毕业生523人;普通中学36所,在校生27266人;小学119所,在校生31703人;特教学校在校生227人;幼儿园79所,在园幼儿数18832人。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0%。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5项,市科技计划项目14项。全年专利申请量达47件,其中发明15件,实用新型19件,外观设计13件。年末,全县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省名牌产品8个;着名商标12个,知名商标18个。

年末,全县专业技术人员7167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199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剧场、影剧院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2万册;体育场馆2个,农民体育公园35个;博物馆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4个,省级非物质遗产项目5个、市级非物质遗产项目10个;网吧43家、电子游戏室30家、卡拉OK厅39家、音像制品出租销售点70个

成功举办了“与祖国同行”大型文艺晚会、连江县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体汇演等活动10余场;独唱歌曲《那座青山、那座竹林》参加省十届音乐舞蹈节获创作二等奖;舞蹈《糍粑香香》、《畲山畲水畲家谣》获编导二等奖;水彩画《记忆》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术大展并获最高奖;书法《行书四条屏》参加“海西杯”全省书法大展获铜奖;新编闽剧《双枪陆文龙》、《甘国宝》二部。

全年举办专题书展11期、图片展3期、刊出各类宣传专栏17期。共接待读者60178人次、流通图书96767册次,接待读者信息资料咨询1478件次。放映电影3060场、演出闽剧318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5项,大型广场文化活动10余场。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年末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22个,床位数670张;卫生技术人员1018人,其中医生420人。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举办群众性体育比赛活动10多项;成功举办连江县第十二届运动会;协助办好2009年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福建连江站比赛省少年田径锦标赛;参加福建省特奥会取得瞩目佳绩,共获13金4银,其中足球队为福州市赢得了2010年参赛全国第五届特奥会足球组队权;参加第11届全运会获1银;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继续保持低增长。全年出生人口6712人,其中男3475人,女3237人,出生性别比107.35‰,出生率10.31‰;死亡人口3448人,死亡率5.2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02‰。年末全县总户数182929户,总人口为625135人,其中城镇人口142386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43元,比上年增长10.7%,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1465元,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6947元,增长7.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45元,增长5.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0.4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0.40%。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居民生活区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渐趋完善。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1.35㎡;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3.56㎡。

年末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单位685家,参保职工人数22326人;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单位327家,参保职工人数1008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433家,参保职工人数45656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12538人,参保单位343家;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36890人,其中事业单位参保数11070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21450人,其中事业单位参保数11070人。年末全县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5650人,全部实现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51人。年末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1876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为434人,农村低保对象为11442人。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486095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97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