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壶关县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紧紧围绕全县“创环境、变作风、引资金、上项目、调结构、促发展、建小康”的工作思路和“创优环境、经济快进、各业跟进、团结奋进”的工作目标,大力实施“兴工富县、强农富民、亮城树形、做大旅游”四大战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综合 县域经济显着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亿元,同比下降21.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1.9亿元,同比增长39.6%;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4.8亿元,同比下降5.7%。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184元,同比增长14.9%,按年末人民币汇率折算达到773美元。 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以“百强调产”为带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呈现出一产明显增收,二产效益提高,三产快速发展的喜人势头。工业经济一路攀升,农村经济展现活力,旅游产业强势推进,经济增长的活力显着增强。年末各业从业人员达到13.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6.6万人,第二产业3.6万人,第三产业2.9万人。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是:农业基础地位还比较薄弱,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还不强,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还比较大;工业经济传统产业比重大,普遍科技含量低,自主创新能力弱,增长方式粗放。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制约壶关经济发展的水电路问题还比较突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还比较落后;一些干部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投资环境、发展环境和创业环境还需进一步改善。 二、农业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两个“一号”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积极开展粮食直补工作,大力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收和农村发展。全县绿色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8万亩,紫团饮业、裕丰酿造、九牛寨乳业、郭氏羊汤等一批龙头企业快速增长,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农业生产在大旱之年夺得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856万公斤,油料总产量达到36.1万公斤,蔬菜总产量达到1660万公斤,水果总产量达到467.7万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64886万元,人均收入2136元。 林业生产取得新进展。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大力实施荒山绿化、退耕还林工程,完成太行山绿化和低效林改造1.4万亩,退耕还林8.0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7.6%。围绕打造中国北方绿城的目标,大搞县城绿化,建成环山、环城林带1210亩,植树25万株,新建游园12个,建设园林化庭院单位和小区85个,县城及周边绿化总面积达到285公顷,县城新增绿地20余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36.5%,初步形成了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县城绿化新格局。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年末大牲口存栏达到15379头,同比增长3.1%。其中牛存栏9777头,同比增长4.5%;奶牛存栏1415头,同比增长9.0%;驴存栏3878头,同比增长0.2%;生猪存栏5.9万头,同比增长3.5%;羊存栏6万只,同比增长0.8%;鸡存栏60万只,同比下降3.3%。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693吨,同比增长3.96%;禽蛋总产量达到2505吨,同比增长5.56%;牛奶总产量达到2282吨,同比增长17%。全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08万元,畜牧业生产总收入达到11924万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56元,占到农民全年纯收入的7.3%。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完成8个乡镇19个村、400余户沼气池建设工程;完成移民搬迁17个村、1000余口人;建成各类饮水解困工程17处,解决了全县10个乡镇、56个行政村1.65万人的饮水困难;完成机械化保护性耕作2万亩,山水田林路治理4万亩,中低产田改造5万亩,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效益显着提高。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33.3亿元,同比增长4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27.8亿元,同比增长44.2%;销售产值完成26.6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销售收入26.44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利税2.08亿元,同比下降14%;实现利润0.82亿元,同比下降32%。全县主要产品产量中,原煤完成129.2万吨,同比下降22.2%;铁矿石完成34.3万吨,同比增长18.4%;水泥完成17.22万吨,同比增长5.4%;发电量完成609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80.1%;生铁完成50.4万吨,同比增长67.2%。 标志企业进一步膨胀壮大。常平集团投资7.8亿元,新上了6个骨干企业项目,其中200万吨炼铁高炉二期、2×380M3炼铁高炉二期和板坯炼铸机项目土建工程已经完工。实业化工、200万吨炼钢和2×380M3炼铁高炉配套、45㎡烧结机项目已经投产达效,进一步延伸了集团产业链,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年完成产值24.1亿元,同比增长50.8%;上缴税金8700万元,同比增长1.3%。壶化集团新上了纸壳金属壳激光编码雷管生产线、202自动化生产线技改和九牛寨乳业生产线项目,走出了主导产品全国领先,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子。全年完成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20.2%;上缴税金4079.5万元,同比增长49.7%。华阳集团在狠抓主导产品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兴接替产品,投资1200万元对冯坡煤矿进行技改扩建,增强了企业的后劲,全年完成产值0.53亿元,同比增长13.8%,上缴税金1500万元。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年全县建筑业完成投资1000万元,各类房屋建筑面积达到1500万平方米,其中成才中学整体搬迁,壶关一中科技楼、公寓楼建设,日月桥商城改造工程等10个工程全面完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21.7%。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6.4亿元,更新改造投资完成0.1亿元。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自觉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资金投向主要集中在钢材、交通、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全年开工建设重点工程39项,完成27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