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阜康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房地产业方兴未艾,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4251万元,比上年增长22%。商品房房屋施工面积26.2万平方米,下降34.8%;商品房竣工面积2.48万平方米,下降89.68%;商品房销售面积28.43万平方米,增长23.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8.36万平方米,增长29.5%;商品房销售额61646万元,增长37.3%;商品房待销面积7742平方米,下降90.4%。 七、财政、金融、和招商引资 全年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84102万元,增长75.5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756万元,增长37.16%,其中,各项税收收入52337万元,增长44.1%。从各税种来看,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高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42.09%、104.89%、129.62%、125.97%、190.48%。 地方财政支出121608万元,增长67.9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9047万元增长49.6%,其中,一般性公共服务支出11566万元,增长13.7%;教育支出14794万元,增长22.3%;农林水事务支出18624万元,增长18.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23万元,下降21.7%;医疗卫生支出5293万元,下降12.5%。年末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51546万元,比年初增加177006万元,增长47.3%。其中,企业存款余额129785万元,增长62.4%;储蓄存款余额272855万元,增长24.7%。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1179万元,比年初增加110752万元,增长35.7%,其中,短期贷款147363万元,增长18.2%;中长期贷款271568万元,增长47.5%。个人消费贷款24038万元,增长122.4%。各类保险企业达到10家,保费收入达2800万元,增长18%。 项目和招商引资成效显着。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安排项目前期费1000万元,共争取各类补助资金7.85亿元,40个中央扩大内需项目全部完工。采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协调机构、一站式服务”的工作机制,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55个涉及工业、农业、城建等重大项目全面开工,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倒计时服务”,规范项目落地流程。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77个单位,在山西、江苏等地召开项目推介会4次,全年共执行招商引资项目4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个。落实到位资金56.47亿元,同比增长50%。 八、人口、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 2010年,全市年末总人口16.71万人,比上年减少0.085万人,下降0.51%。其中男性8.7万人,女性8.58万人。总户数5.91万户,在全部人口中,非农业户口人数9.56万人,农业户口人数7.15万人。汉族人口12.0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4.6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01万人,哈萨克族人口1.44万人,维吾尔族人口1.02万人。全市户口登记新出生人口1539人,人口出生率9.18‰,人口死亡率10.5‰,人口自然增长率-1.3‰。 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科技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实施各类科技项目31个,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个,被评为自治区科普示范市。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双语”教育稳步推进,适龄少数民族幼儿入园覆盖率达到89.7%,“双语”教学覆盖面达到81.2%。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65.18%,职业技能培训鉴定4100余人次。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出台《阜康市招才引智暂行办法》,已有416名博士生、硕士生报名,115人签订意向协议,正式引进13人。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投入1800万元,完善了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甲流、手足口病等重大疫情得到及时有效防控。全市共有卫生院数(不含兵团)12个,拥有床位550张,卫生技术人员643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97%。全面落实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实现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安置各类失业人员4700人。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五大”保险扩面新增1.54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6313人,参保率达到94%。全市参加失业保险1.56万人,增长17.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75万人,增长10.4%。全市享受最低保障人数4772人,其中:城镇居民2667人,农村居民2105人。年末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176张,收养各类人员205人。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县市成果得以巩固,连续3年荣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残疾人事业和档案工作取得了新成绩,荣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档案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他各项事业稳步发展,驻市单位为全市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十件惠民实事全部落实。一是投资2513万元,新建廉租房384套;二是新建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统建房2482套;三是总投资1330万元的城市第二幼儿园列入山西援阜项目并全面启动;四是市三中实验楼建成并投入使用;五是建筑面积6922平方米的中医院门诊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六是投资2555万元,新增高效节水面积10.18万亩,总面积达到30.09万亩;七是历时50天,高标准完成了5.29公里的准噶尔路建设;八是完成了迎宾路入城口“平改立”工程并实现通车;九是瑶池园驿站、广场、翠水湖等主要景观全面完成,成功举办了首届“新疆?阜康西王母瑶池蟠桃会”,充分展示了阜康神奇的自然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十是投资1128万元,完成了南山生态陵园8公里道路、4公里供水管网、2000亩绿化等工程建设,陵园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九、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显着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42元,增长9.85%。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补贴等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06元,增加1597元,增长20.99%,超过城镇11个百分点。全市城镇单位年末从业人员(不含私营、个体和乡镇企业)1.84万人,同比增长7.81%,其中企业单位人数1.16万人,增长8.5%;事业单位0.42人,增长3.7%;机关单位0.27万人,下降0.0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3107元,同比增长19.7%,其中:企业、事业、机关分别为31339、36843、36486元,分别较同期增长22.1%、19.8%、12.0%,增速分别较同期提升13.4、18.7、2.6个百分点。企业与事业、机关单位工资水平差距在不断缩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