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天祝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九、文化、卫生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民族歌舞剧团各1个,业余表演队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9个(其中10个乡镇完成站所建设任务),体育馆1座,农家书屋140个,县级信息资源支中心1个。2010年全县共有乡镇文化站19个,广播站17个,放映单位10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1.5%;电视发射台及转播台2座,有线电视入户率3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3.8%。乡村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175个。 2010年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省级2所,市级4所,县级3所,市级业训点2所。2010年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5名,其中,国家级1名、一(省)级3人、二(市)级8人、三(县)级33人。全县体育人口约8.6万人,体育达标率97.6%。举办全县型赛事3次,参加运动员约1000余名。举办全县培训班2次,参加培训人员139人,其中,培广播操培训人员106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3人。2010年7月,我县6名押加运动员代表武威市参加了甘肃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取得了女子55公斤级第一名、60公斤级第一名、75公斤级第八名,男子60公斤级第七名、80公斤级第七名。2010年4月,以文体局干部职工为主,组队参加了全省第二届锅庄舞比赛,获得B组一等奖;我县民族中学女篮和天祝一中7名田径队员代表武威市参加了全省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 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6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民族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藏医药开发研究所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乡镇卫生院19个,分院4个,村卫生室226个。现有财政供养卫生人员92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40人,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6人。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设病床680张,每千人拥有床位2.9张。 全县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5种1552例,报告发病率726.28/10万。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8种1304例,报告发病率610.22/10万。病毒性肝炎占首位,报告发病866例,报告发病率405.26/10万;其后依次为肺结核报告发病312例,报告发病率146.00/10万,死亡3例,死亡率1.40/10万;梅毒报告发病47例,报告发病率21.99/10万;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44例,报告发病率为20.59/10万;淋病报告发病3例,报告发病率1.40/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7种248例,报告发病率116.05/10万。 十、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得到改善。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45元,比上年增加1574元,增长17.35%;农民人均纯收入2752元,比上年增加356.79元,增长14.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53.79%,比上年降低1.68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50.7%,降低0.04个百分点。 2010年单位从业人员10471人,单位在岗职工9856人,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9213人,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598人,其他在岗职工45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28155.4万元,增长27.55%;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7855.4万元,增长27.55%,全部职工月平均工资2241元,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355元。其中:国有单位月平均工资2414元,集体单位月平均工资1469元,其他单位月平均工资2037元。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8386人,其中:新增缴费人数5241人,占市下达任务800人的655.13%。征收基本养老保险费1465万元。为810名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1181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100%。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率100%,其中纳入社区管理93%。全县176个建制村的470名村干部全部纳入村干部养老保险保障范围,收缴村干部养老保险费46.5万元。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9%;2010年,新纳入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265人,年末新纳入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人员8022人,20354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9.02%,参加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年末新纳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5523人。为340名失业人员发放贷款1623万元。劳动合同签订率为100%,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率93%。2010年输转劳动力5.25万人,创劳务收入4.37亿元。 农村低保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截止12月底,全县参保人数已达到9.8万人,征收新农保保费1039万元,参保率达到93.98%,其中为符合条件的待遇享受人员1.94万人发放7—12月基础养老金687万元,发放率10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1458人,其中:新增缴费人数8022人。征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2305万元,支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208万元,其中统筹基金834万元,个人帐户374万元。应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556人,已参保登记20354人,参保率99.02%,当年征收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295万元,支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359万元。在全县全面实行了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制度的基础上,2010年农村低保保障年标准提高到1096元,月人均补差71元。参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员54600人,落实农村低保资金4639.3万元,全年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366.3万元,一次性价格补贴273万元。 2010年城市低保保障月标准提高到184元,月人均补差134元,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为8815人,比上年增加1005人,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902.3万元,增长22%。 2010年救助城乡大病患者5286人,发放救助金660.75万元。 2010年全县有农村敬老院1所,收养人数306人,年集体供给资金48.96万元;五保户供养人数1480人,年集体供养资金236.8万元。城镇社区服务设施5个,城镇便民和利民服务网点5个,农村社会保障网络19个。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年1600元,落实资金236.8万元。 十一、环境、自然灾害与安全生产 环境保护工作保持良好成绩。环境保护工作保持良好成绩。2010年安排污染治理项目6个,完成污染治理项目投资652.3万元。工业废水排放量51.5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2.95万吨,比上年下降46.16%;二氧化硫排放量846.79吨,比上年增长14%;废气排放量482061万标立方米,增长1%,烟粉尘排放量937吨,增长7%。“三废”综合利用产值196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