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石泉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10-21 安康市石泉县统计局

金融形势稳定,存、贷款稳步增加。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89065万元,增长22.9%。其中:企业存款27228万元,增长52%;储蓄存款191466万元,增长21.3%。各项贷款余额136862万元,增长2.1%。

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壮大。2010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泉支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泉支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康中心支公司石泉营销服务部、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康中心支公司石泉服务部、中国人寿太平洋股份有限保险公司石泉支公司等保险机构,全年完成保费收入4874.6万元,赔偿支出1542.44万元,承保额达236607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文化

科技计划管理及项目争取工作取得成效。2010年,共组织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个,科协项目3个,地震灾后重建项目1个。其中“万亩天然富硒草莓产业化建设项目”列入省科技计划陕南突破专项,城关镇堡子村草莓协会、中坝乡柏桥村蚕桑协会和一名科普个人列入国家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池河地下流体地震观测点建设项目列入省地震局计划项目,共获得近100万元资金支持。认真编制下达了2010年县级科技计划,安排计划项目23个。邀请专家来我县举办专利知识产权培训班1期,重点培训乡镇科技管理干部、主管局、厂矿企业技术干部及科技特派员代表37名。申报国家专利15项,其中授权3项。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江兴医化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高纯度中药提取物生产工艺与系列产品开发”科技成果,经上级和专家技术评审验收,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我县承担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蚕桑产业化开发”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金鑫桑枝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度承担的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陕南突破发展专项计划“富硒桑枝食用菌产业化开发”项目顺利通过了省级评审验收。继续抓好科技特派员工作。从农业、林业、水利、蚕桑、科技等部门及项目涉及乡镇选派了100名科技特派员,对23个科技项目实施产业承包,服务于全县15个乡镇100余个行政村,推广新技术、新品种68个,创利益共同体6个,服务龙头企业7个,举办各类培训班337期次,培训2.12万人(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1.86万余份(册),受益农户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我县被省科技厅评为“陕西省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示范县”。开展了硒资源、富硒食品产业开发工作。对全县优势、特色农产品进行硒含量的检测,送检农产品56个。通过检测均含硒,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建立喜河库区富硒生态养殖基地,完成20万公斤鱼苗的投放,在石泉和喜河库区发展投饵性网箱170个,面积4250M2,共计实现产值1400万元以上,养殖效益显着。建成金龙公司、六台山公司、千佰众公司和熨斗镇四处富硒食品专卖店;发展健康补硒农家乐7个。加强地震监测点建设工作。争取池河地下流体地震观测点建设项目1个,在石泉职教中心建立了石泉强震监测台,在两河镇金盆村建立了水准观测点。全县地震观测点已达4处,为全省地震监测预报提供第一手资料奠定了基础。建立了优质蔬菜瓜果、50万袋桑枝食用菌、投饵网箱养殖、林下养鸡、自然养猪法技术、特种水产大鲵养殖等农业科技示范点6个,全面完成了科技建园任务。

中小学基础能力建设持续加强。全县25所学校灾后重建工程计划,24所学校已全部竣工,完成投资8958万元;校舍安全工程计划完成熨斗初中等11所学校,已完成10所学校,完成投资730万元;第五中学两所学校总计348万元的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城关镇中心小学等9所学校、总投资531万元的生活设施改造工程全面完成;青基会援建城关二小等3所学校,中坝小学、银桥小学全面完成,共完成投资160万元;全县34所学校围墙、校门改造工程已完成26所学校,完成投资500万元。创建教育强县工作高分通过省政府正式验收。2010年10月中旬由省教育厅主要领导带队,省教育强县专家评估验收团实地验收,我县以482分高分通过陕西省教育强县正式验收,顺利晋级陕西省第16个教育强县。大力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投资为布局调整保留的25所村级小学配备小学科学、数学理科仪器设备的同时,重点将城乡教师交流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扎实推进,秋季开学前完成了对11名校长异地交流任职和16名教师校际之间交流调配工作。学前教育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政府扶持”原则,对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实行规费减免、生源保障、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民办幼儿教育机构,全年已吸纳社会资金120万元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3所、改扩建4所。同时举行了3次由各学前教育机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参加的保教保育培训会,促进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健康发展。普通高中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相继投资150万元为石泉中学新建了理化生研究室、通用技术教室和语音室,增配学生计算机187台;投资260万元对石泉中学操场进行全面改建并完善其他辅助设施,教育基础能力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形势喜人。2010年职教招生达947人,位居全市第一,全年共培训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737人,基本实现了“不让一个未经培训的新增劳动力流向市场”的目标。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实行校长异地交流任职和教师校际交流调配制度,2010年8月底和11月初选拔任命了17名校长和6名中层干部,面向社会公开招录了34名薄弱学科教师,从乡镇小学教师中为城区小学公开选调了10名优秀教师。教师师德及业务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共开展了28期6400人次的各类业务培训活动,开展了全县第二届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全员大比武活动,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充分发挥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已建成了5所留守儿童校外活动中心和7所托管中心;通过招考形式,从2008年招聘的30名志愿者中录用了18名正式教师,全年全县代理家长给予贫困留守儿童生活及学习捐赠资金达50万元;全面落实了特困留守儿童生活救助、蛋奶工程减免、免费体检等各项优惠政策。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先后争取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赠各类善款12.47万元,共资助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127名,人均981元,争取普高特困学生救助金和彩票公益金31.9万元;争取中职学校助学金171.75万元,资助县职教中心在校学生2290人。2010年共向全县125名贫困大学新生发放助学金41万元,向767名应往届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贷款46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