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石泉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全县拥有普通中学、小学校61所,在校学生22815人。其中:普通中学11所,在校学生10437人;小学50所,在校学生12378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1所,在校学生2233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743人,小学专任教师888人。小学生入学率为100%,巩固率100%。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98.3%,辍学率1.7%,初中毕业生高(职)中升学率为93.2%。 广播电视、文化旅游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2010年,不断加大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建设力度,强化对乡镇有线电视网络的整修、维护。全年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250余户,有线电视入户率有了新的提高。加快县城有线电视发展巩固和集团性数字电视平移工作进度。广播电视网络和信号传输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基本保证了用户收听、收看好广播电视节目的要求。 旅游三产增势强劲。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招商引资、公司动作”的模式,子午银滩景区建成开园,燕翔洞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后柳永红村跻身省级旅游示范村行列,全年接待游客10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3亿元。 年末拥有图书馆一个,图书报刊等总藏量近23.7万余册,其中图书2万余册;电视差转机2部。年末全县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1800余户,其中县城9800余户。 九、卫生、体育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2010年,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医改”各项工作。一是加快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和规范实施。完成了131175人的居民健康档案录入工作,对3552名高血压患者、350名糖尿病患者和436名精神病患者进行了规范管理,对16623名老年人进行了健康管理,同时对13318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查体;二是全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为临床首选基本药物和使用基本药物在全县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三是规范和完善药品“三统一”、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全县于11月1日在乡、村两级全面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四是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和新的人事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责任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考核分配激励机制,阻断医务人员工资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的做法;五是积极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试点前期准备工作进展有序。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一是投资1150万元,建设面积达6787㎡的县医院扩大内需医技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二是投资2489.2万元的中医院灾后重建综合楼建设项目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了国医馆主体工程建设任务;三是妇幼保健院灾后重建母婴大楼建设进展顺利;四是11个乡镇卫生院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合作医疗运行良好。全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本着“规范、创新”的原则,整体工作进展有序,运行良好。农民参合率达94.06%,创历史新高;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实行定期通报和警示告诫制度,建立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全面完成了新农合网络信息管理工作。实现了“统一平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和数据适时传送、适时监控”的全新管理;制定了《石泉县城乡居民大病医疗救助补偿办法》,整合了各类医疗救助资源,创新了院前和院中的救助模式。累计为62名城乡困难居民救助资金67.96万元,截止10月底,全县累计享受新农合补偿48642人次,补偿资金1399.34万元。其中住院补偿7502人次,1174.18万元;门诊统筹补偿40958人次,148.46万元;慢性病补偿120人次,8.74万元;大病救助补偿62人次,67.96万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扎实开展。建立了医学隔离点、确定定点救治医院、储备应急物资等各方面作了大量的防治准备工作。全年无新增甲流感病例,手足口及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均无聚集性病例发生。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全面实施。对全县6220名儿童开展了麻疹强化和7645名儿童实施了乙肝接种工作,接种率达到了96%和92%;三是规划免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规范化冷链运转12次,计划免疫接种率分别达到或超过规定指标。切实加强地方病、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工作。全年完成9个乡镇36个行政村288户食用碘盐监测和427例缺碘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投药工作。同时对确诊的52例结核病人全部实行了归口管理,免费治疗,治愈率达92%。对麻风病患者和艾滋病毒携带者、患者实行了专档管理,落实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及贫困救助。妇幼保健工作进展有序。基层保健工作进一步规范,质量不断提高。孕产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分别达到96.62%、94.83%和90.39%,全年无孕产妇死亡。妇幼卫生项目顺利实施。全年累计补助孕产妇1245人,补助金额98.83万元,补助率达91.13%。扎实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妇幼卫生监测和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全年累计完成新生儿筛查937例,筛查率达65.25%,出生缺陷防治项目共计宣传育龄妇女2294人,叶酸服用随访率达87.16%。认真开展妇女病查治和儿童体检工作,利用“三八”妇女节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妇女病查治活动,共计检查12486余名妇女;利用入学健康查体对幼儿园、学前班等2037名入托入学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医政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高。截止10月底,全县的住院病人达7166人次,门诊病人达226384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20%,全年无重大医疗事故发生。等级医院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县医院、县中医院及四个“一甲”卫生院通过省级验收并命名,八个乡镇“一乙”卫生院已完成初验,正在向市局申报验收。完成了全县202个规范化村卫生室的建设任务。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县直医疗卫生单位与后柳、长阳、曾溪卫生院签订“对口支援”协议,为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人才培养工作深入开展。300余人参加了“双卫网”学习,选送了168名业务骨干到省市进行中长期进修,新增68人进行在职学历教育,全县15个中心(乡)卫生院定期组织“华医网”的学习,同时对全县200余名乡村医生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业务培训。进一步健全了应急急救网络。在完善120急救网络、孕产妇急救网络的基础上,确定急救医院和设立旅游景区急救点,确保景区的医疗救护及时、安全、有效。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成效显着。全年共计出动卫生监督人力2200多人次,卫生监督覆盖面达100%以上,开展大型执法活动9次,开展专项整治12次,查处种类违法案件20余起,销毁过期变质食品2000余公斤;对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拉网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5家非法医疗机构进行了打击和取缔;对我县9家粉尘企业共220名接触灰尘作业的职工进行了职业病健康体检。卫生监督规范年活动取得实效。在市级大比武活动中取得了集体三等奖、执法文书评比二等奖和理论知识竞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