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阜宁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建筑总量保持苏北领先。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企业89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62.12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其中省外建筑业产值65.58亿元,增长48.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917.2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43%,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288.71万平方米;建筑企业从业人员8303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644人。外出施工队伍遍布北京、上海、山东、黑龙江等20余个省市。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8.22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规模以上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7.92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增长24.4%,规模以下固定资产投资为26亿元,增长34.4%。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建成投产项目74个,项目建成投产率为79.6%;新增固定资产79.73亿元。分产业投向:第一产业投资1.65亿元,比上年增长52.8%;第二产业投资97.91亿元,比上年增长25%;第三产业投资22.66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全年共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25个,其中10亿元以上2个、5亿元以上10个、亿元以上36个。 房地产销售呈现量降价升态势。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95581万元,比上年增长4.1%。全县有工作量的房地产企业17家,商品房施工面积为52.7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1%,竣工面积49.3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3%。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49.0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3%,商品房销售额140739万元,比上年增长25.2%。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全面发展。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6.81亿元,比上年增长16.3%。2010年底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23341辆,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19647辆。全社会客运量达1287万人,货运量522万吨,港口货物吞吐量240万吨。2010年底建成的等级公路为1428公里,内河航道通航里程583公里。G204阜宁改线改造段、S329南绕城段及西延一期工程竣工通车;S234阜宁段完成路基处理;国家内河二类口岸阜宁港对外开放,建阜高速、沿海高铁启动建设,阜宁对外通道将全部打通 邮电通信业饱和式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36737万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499万元,比上年增长21.5%,电信业务收入32238万元,比上年增长9.7%。年末固定住宅电话用户达17.68万户。2010年底移动手机用户达31.15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4.96万户。 旅游业再上新台阶。2010年全年接待国内旅游者6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全年接待港澳台及外国旅游者4641人次,比上年增长14.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6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2%。到2010年底星级饭店4家,星级饭店客房361间。 六、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发展。2010年我县实施三类20项重点服务业工程,沿海世贸广场二期工程建成投运,白天鹅购物广场、恒旺钢材市场、嘉隆商贸中心、万国汽配城二期、兴国寺改造提升等工程完成主体工程;北郊生态园、天鹅湖国际大酒店、温泉度假村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金沙湖旅游先导区沙滩浴场正式运营,进一步带动我县消费品市场繁荣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3亿元,增长17.8%。其中,批发业4.32亿元,增长10%;零售业53.61亿元,增长17.5%;住宿业0.07亿元,增长72.2%;餐饮业3.64亿元,增长32.3%。 对外开放成绩显着。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57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9%。其中,自营出口总额138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8%。全年新批外资项目57个,协议注册外资4048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3.5%;注册外资实际到帐112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3.8%。2010年底实有三资企业64家,其中投产开业企业为48家。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2.76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上划中央收入完成7.69亿元,增长35.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6.45亿元,增长63.4%,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5.65亿元,增长116.1%。新口径财政收入(不含基金)为24.14亿元,比上年增长53.4%,按部门分:国税部门完成8.49亿元,增长34.7%;地税部门完成8.44亿元,增长40.5%;财政等部门完成7.21亿元,增长110.4%。全年财政支出51.03亿元,比上年增长61.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33.15亿元,增长49.6%。 存贷款规模持续增大。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1.87亿元,比年初增加33.28亿元,比同期增长25.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03.73亿元,增加13亿元,比同期增长14.3%;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2.48亿元,比年初增加33.59亿元,比同期增长48.8%,其中短期贷款67.75亿元,中长期贷款34.7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和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都首次超百亿。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人民保险和人寿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4305万元,比上年增长4%,其中财产险收入4305万元,人寿险收入20000万元。全年赔付和给付支出6391万元,其中财产险赔付和给付支出2591万元,人寿险赔付和给付支出3800万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事业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实施国家级科技项目4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项,国家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1项。新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分别为江苏正大森源集团、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江恒阀业有限公司、江苏东方滤袋有限公司。实施省级科技项目8项,其中省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项。新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新批省级高新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家,新批省高新技术产品1个。全年新增产学研联合体10个,培植典型厂办研究所5个,完成产学研合作签约项目25项,引进科技成果20项。全年申请专利499件,已授权17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80件,2010年底累计专利授权710件 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坚持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抓手,优化教育布局,大力实施“一镇三中心”建设,加大县城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力度,组建县城义务教育四大集团校,推进了县城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10年末全县拥有普通中学42所,在校生4.24万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生0.61万人;小学92所,在校生4.77万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生181人;幼儿园40所,在园幼儿数4.3万人。现有专职教师9021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升学率均为100%;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99.9%,升学率98.7%。全县本二以上进线1353人,较去年净增14人,实现两年升四格的阶段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