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相城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1-12-28 苏州市相城区统计局

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区电子政务的光纤网络初具规模。电子政务网络已覆盖全区所有。各镇(区)、街道的农村、社区、警务站、派出所等也已接入电子政务网络。“苏州相城”政府门户网站改版并正式对外开放,新版网站突出了相城区特色,增强了便民、为民功能,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增加了相城区各部门的动态情况,使百姓更能直观、快捷的了解全区的各部门的进展情况。加强“OA”系统管理,提高行政效率,全面实施公文的电子化流转,电子化、网络化办公已成为机关各部门主要的办公手段,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顺利建成了相城区外来人口社会化采集系统中心,完成外围首期114个点的正式投入使用。建立健全相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及时发布全国、全省、全市及全区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方面的最新动态。

环境保护

积极推行集中供热,治理大气污染。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引导企业深入开展清洁生产审工作。严格落实“两湖”条例,以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准入门槛为手段,将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的前置条件,2007年,共审批建设项目1293个,否决重污染或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区域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60个,并加强建设项目的后续管理。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对造成环境污染事故、超标排污和久拖不决的突出环境问题的10家企业,以挂牌督办的形式进行整改,促进企业治污。对23家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对经营状况不好,无治理能力,污染严重的4家企业进行关停。

加大太湖、阳澄湖水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开展纪念“6·5”世界环境日和环境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开展“清除白色污染、美化家园”、“万份环保倡议进万家”、“环保征文竞赛”、“环保万人签名”“环保市民手册”等活动,进行环保法律法规、环境形势宣传教育,提高全区人民的环保意识

积极推进“水城”、“花城”建设,新增绿化面积1.5万亩,新增各类花卉2280万株。荷塘月色湿地公园(一期)基本建成,花卉植物园建成牡丹园、樱花园、玉兰园等12个子项目,种植各类花木350多种。

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185个自然村按照标准基本完成整治任务,北桥灵峰村、元和朱泾村、开发区上浜村、望亭项路村等成为新农村环境建设的亮点。全面实施城区灯光、小品和河塘水景建设工程,提升了相城大道、春申湖中路等主干道路亮化水平。

五、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和就业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素质不断提高。2006年末全区户籍人口361082人。其中,男性人口177362人,女性人口183720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1%和50.9%。全区出生2950人,出生率为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5‰。

劳动力市场成为了就业主要渠道,加强劳动力招聘场所基本设施建设,就业信息实现了市、区、镇(街道)三级实时联网。拓展就业渠道,积极采集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畅通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双向交流渠道,全年共举办劳动力招聘市场70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70862个,达成意向录用12774人,失业失地劳动力就业6215人。认真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发放《再就业优惠证》464本,累计发放3804本,发放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292.4万元。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50元,增幅分达到13.4%和12.4%。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6.93亿元,增长11.1%。

市场物价

全年价格水平总体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2,分类指数6升2降,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价格分别比上年上升10.7%、1.8%、2.4%、3.3%、3.6%和5.8%,交通及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2.6%和3.9%。分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