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2-26 济宁市统计局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82.2亿元,增长31.7%。其中住宅投资138.7亿元,增长34.2%。房屋施工面积2001.8万平方米,增长23.2%;房屋竣工面积312.4万平方米,增长35.0%;商品房销售面积347.6万平方米,增长3.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15.6万平方米,增长0.2%;商品房待售面积45.7万平方米,增长91.2%。

五、国内贸易、民营经济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0.0亿元,增长17.3%。其中,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861.4亿元,增长18.4%;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268.6亿元,增长14.0%。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1024.5亿元,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05.6亿元,分别增长17.5%和14.4%。限额以上企业(注5)达到1764家,比上年增加234家,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57.5亿元,增长28.3%。年末全市亿元商品交易市场达到22处。

民营经济稳健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到33.2万户,增长1.2%。其中民营企业3.0万户,增长1.4%;个体工商户30.2万户,增长1.2%。从业人员达到201.5万人,增长3.3%;注册资金592.2亿元,增长8.7%;上交税金220.4亿元,增长15.7%。

六、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旅游业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出口商品结构向优发展。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57.5亿美元,增长28.7%。其中出口30.7亿美元,增长33.5%;进口26.8亿美元,增长23.5%,贸易顺差3.9亿美元。国有企业出口5.2亿美元,增长36.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2.2亿美元,增长49.4%;民营企业出口13.3亿美元,增长20.7%。一般贸易出口22.1亿美元,增长23.6%;加工贸易出口8.6亿美元,增长67.9%。对亚洲出口12.5亿美元,增长38.9%;对欧洲出口6.3亿美元,增长35.9%;对非洲出口4.1亿美元,增长40.2%;对北美洲出口3.7亿美元,增长31.5%;对南美洲出口3.0亿美元,增长6.4%;对大洋洲出口0.8亿美元,增长34.5%。出口商品结构向优发展。轻纺产品出口8.0亿美元,机电产品出7.8亿美元,医药品出口1.1亿美元,分别增长50.0%、57.1%和10.3%;农副产品出口7.9亿美元,减少0.8%;工矿产品出口3.0亿美元,增长89.5%。

外资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步伐加快。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46个,合同外资61540万美元,实际到帐外资73306万美元,增长60.1%。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发展。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49374万美元,增长82.6%;完成营业额25317万美元,增长48.8%;外派劳务6293人次,增长14.1%。境外投资企业达到18个,中方实际投资额86127万美元。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全年接待境外旅游者34.0万人次,同比增长17.7%。国内旅游人数3617.9万人次,增长21.0%,国内旅游收入275.0亿元,增长23.9%。旅游社会总收入286.4亿元,增长22.8%。旅游创汇17767.1万美元,增长3.8%。

七、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

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公路建设投资80.51亿元,新建改建公路1400.2公里,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257.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3.7公里。全市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2.1亿吨,比上年增长8.1%,货物周转量451.6亿吨公里,增长11.8%;客运量9345万人,增长6.5%,客运周转量62.7亿人公里,增长6.0%。内河航运完成货运量2849万吨,增长5.5%;货物周转量119亿吨公里,增长3.5%。

邮政电信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45.5万门,下降15.9%;农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06.3万门,下降16.9%;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949.5万门,增加103.1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1.1万户(包含小灵通用户),减少11.1万户。其中,市内固定电话用户52.3万户(包含小灵通用户),减少6.9万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58.7万户,减少4.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57.1万户,增加87.2万户;全市互联网用户61.4万户,增加12.8万户。邮电业务总量38.4亿元,其中电信业务量35.3亿元,邮政业务量3.1亿元。

八、财政、金融、保险业

财政税收较快增长。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0亿元大关,完成207.1亿元,增长22.4%。地方财政支出突破300亿元,完成300.4亿元,增长19.1%。国税、地税实现两税收入371.1亿元,增长13.8%。其中,国税收入205.3亿元,增长5.8%;各项地税收入(不含两税)165.8亿元,增长25.6%;两税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2.8%。

金融信贷运行稳健。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12.5亿元,比年初增加355.7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56.8亿元,较年初增加181.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613.6亿元,比年初增加249.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899.9亿元,较年初增加192.9亿元,同比多增63.4亿元;中长期贷款629.8亿元,较年初增加45.1亿元,同比少增71.7亿元。

保险业发展加快。截至2011年底,全市累计保险金额6016亿元,增长26.9%。其中人身险保险金额2297亿元,财产险保险金额3719亿元。全年各类保费收入77.5亿元,增长6.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8亿元,增长10.0%;人身险保费收入55.7亿元,增长4.8%。全年累计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17.7亿元,增长14.9%。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9.4亿元,增长16.4%;人身险赔给付金额8.3亿元,增长14.0%。

九、市场物价

市场物价高位运行,后期现回落态势。据调查,济宁市区居民生活消费价格(CPI)总水平上涨4.9%,涨幅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第四季度同比涨幅逐月回落,物价指数持续上涨势头得到遏制。分类别看,食品价格上涨11.9%,其中粮食上涨7.6%,肉禽及制品上涨22.6%,蛋类上涨20.8%,鲜菜上涨11.9%,油脂上涨26.7%,水产品上涨11.5%,干鲜瓜果上涨20.9%,在外用膳食品上涨5.2%。烟酒及用品上涨4.8%,衣着上涨2.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涨3.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2.3%,居住价格上涨2.4%,交通和通讯下降0.5%。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4.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同比上涨8.6%,二者“剪刀差”2.3个百分点。1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回落至同比上涨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回落至同比上涨4.0%,均为全年最低涨幅。

十、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市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58项,其中国家级52项,省级130项,市级276项。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取得重要科研成果200项,有120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其中2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97项获市科技进步奖。全市申请专利6732项,专利授权4312项。8项专利获第三届山东省发明创业奖。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7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4家,市级433家。已建立6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26处产学研基地,4处国家火炬计划技术产业基地,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20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