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2-26 上海市嘉定区统计局

邮政业务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亿元。收寄国际、国内函件2530万件,比上年增长21%;国内普通包裹16.6万件;代理快递包裹4.9万件,代理国际包裹5757件;发送各种报刊杂志3441万份。年末邮政代理储蓄余额49.0亿元。

电信业务发展持续升温。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7.4亿元,比上年增长9.0%。电信CDMA移动用户数新增7.4万户,比上年增长20.2%。宽带用户数达到23.2万户,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家庭宽带城市光网用户比上年增加4.8万户,家庭城市光网用户的宽带速率最高可达20M。积极响应市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号召,致力实施“二免一赠一极速”计划,具体包括“光纤到家,增速免费;百兆到户,20兆起步;家庭存储,百G赠送;公共热点,WiFi免费”,IPTV用户规模达到9.5万户,高清IPTV用户稳步增长。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78.6万门,比上年增长2.4万门。固定电话用户数达到41.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26.4万户。

六、金融业和国有资产

金融业务平稳增长。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64.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2%,其中企业存款768.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35.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465.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短期贷款余额240.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2%;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50.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9%。

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管的框架体系不断完善。2011年,纳入年报合并范围的区属企业资产总额687.72亿元,同比增长12.17%;负债总额454.58亿元,同比增长8.45%;净资产233.14亿元,同比增长20.2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6.15亿元,同比增长4.78%;净利润5.09亿元,同比增长7.84%;实缴税金4.74亿元,同比增长32.77%。

七、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工业投资110.1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投资37.5亿元,社会事业投资11.4亿元。从产业投向看,第二产业投资1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0%;第三产业投资2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8%。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95.3亿元,集体经济投资10.5亿元,股份制经济投资88.7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20.9亿元,私营企业投资89.8亿元,其他经济投资0.2亿元。

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多渠道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额55.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占房地产投资总额的23.3%;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积400.8万平方米,增长48.7%,占全区施工面积的31.8%,其中,新开工面积202.3万平方米,增长22.6%,占全区新开工面积的37.8%。积极稳妥推进江桥、南翔、城北、黄渡四个大型居住社区建设。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不断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加快推进动迁安置房建设,积极筹措和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大力实施旧住房综合改造,努力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2011年,全区共新增廉租受益家庭161户,享受廉租住房家庭达583户,累计发放廉租租金补贴达448.58万元。

八、市政建设和城市公用事业

市政建设持续推进。骨干道路方面,S6(沪翔高速)已开工,本区境内长约9公里;嘉盛西路(胜辛路-朱旺路)的路基已基本完成;G15(沈海高速)互通立交的主线上跨桥及A匝道上跨桥也已基本完成。嘉定新城中心区骨干道路框架体系基本形成,裕民南路、高台路、德立路等路段已建成通车,永盛路改造顺利完成,伊宁路-S5(沪嘉高速)立交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沪宜公路改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大型社区配套道路建设方面,世盛路(宝钱公路-嘉盛公路)已开工建设,惠平路(崇教路-翔江公路)动拆迁已启动,陈翔路的惠平路至沪宜公路段施工招投标已经完成,沪宜公路至通湖路段下穿S5(沪嘉高速)方案已经确定。

城市公共事业服务发展良好。全年自来水用水量15395.0万吨,比上年上升2.6%,其中工业用水8397.5万吨,比上年上升2.7%,非工业用水1842.6万吨,比上年上升13.6%。居民生活用水5154.9万吨,比上年上升0.9%。至年底全区天然气用户数达到25.5万户,用气量13562.4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居民用气量4233.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7.8%;液化气供应总量为3.2万吨。

九、对外经济

引进合同外资10.9亿美元,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达到71.4%;累计批准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03家,比去年同期增长20.1%。招商引资模式不断创新。聚焦总部经济、金融投资领域,成功引进股权投资和管理类企业近百家,引进总部型外资企业7家,至年底,全区股权投资和管理类企业共317家,外资总部型企业达35家。

外贸出口继续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总额9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加工贸易出口47.3亿美元,上升17.6%;一般贸易出口47.4亿美元,上升18.8%。三资企业出口7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占全区出口的80.6%。

十、旅游业

在去年世博会游客接待达到井喷峰值后,2011年全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直接收入仍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全年接待游客796万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20.2%。全区星级宾馆13家,客房数1565间,出租率56.7%。旅行社46家,全年接待游客92万人次。全区共有A级旅游景点6家,其中4A级景点4家,3A级景点2家。

围绕历史人文、汽车文化、乡村休闲三大旅游板块,结合嘉定“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两个融合”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旅游在产业化和城市化融合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节庆活动带动作用明显,F1大奖赛和汽车文化节期间酒店客房率和景区点游客接待量持续攀升,较同期均上涨20%;马陆葡萄艺术村(大裕村)被评为上海十大“我最喜爱的乡村”之一;远香湖、保利大剧院和台北风情街等新城商旅文化项目加快推进。

旅游咨询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全区共设有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州桥景区、南翔老街、安亭老街、华亭人家等旅游咨询中心,极大地方便了市民游客咨询和出游。

十一、教育

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至年末,全区拥有学前教育机构57所、小学24所、中学34所(其中高中7所、完全中学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学前教育在园托幼儿23906人,小学在校学生31018人,初中在校学生18135人,高中在校学生5857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4780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52人。加大“关停并转”力度,调整区域内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14所,在校小学生14937人。交大附中嘉定分校正式招生,民办嘉定新城初级中学正式更名为上海华二初级中学,清水路小学被认定为上海市“新优质学校”,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全区高中阶段录取率达99.5%;初中入学率100%,毕结业率98.2%;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均为100%;3~6岁幼儿入园率为99.9%。春秋两季普通高校录取总人数1988人,全区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培训总量达到104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