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温州市瓯海区统计局 (2012年1月) 过去的五年,是瓯海推进转型升级、谋求跨越发展的五年,也是瓯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来,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积极贯彻执行中央、省、市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打造一城四区、构建和谐瓯海”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变化,迎难而上,克难攻坚,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目标任务,为瓯海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经济 五年来,全区上下积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定发展信心,创新发展思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国民经济取得平稳较快增长。预计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0%,年均增长10.8%。工业总产值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7%,年均增长1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比上年增长77.5%,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9亿元。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年均增长16.2%。外贸出口总额1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年均增长16.0%。财政总收入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年均增长15.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年均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68元,比上年增长13.0%,年均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405元,比上年增长15.0%,年均增长12.1%。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6年的2.22缩小到2011年的2.00。 二、农业 2011年,全区农业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5%。农、林、牧、渔、服务业的产值比例为64.7:0.5:31.7:2.2:0.9。 种植业平稳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受利好的气候条件和有力的政策扶持,我区粮食喜获丰收。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0449公顷,比上年下降4.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441公顷,比上年减少85公顷,粮食总产量22947吨,比上年增收147吨;蔬菜播种面积6341公顷,产量134478吨,比上年分别下降6.4%和14.9%;水果总产量23553吨,比上年增长19.6%;花卉园艺销售收入1.0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年实现农业产值5.85亿元,比上年增长0.8%。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12公顷,封山育林面积2087公顷,全年实现林业产值485万元。 畜牧业生产止跌回稳。随着猪肉价格持续上升,全区畜牧业生产形势日益好转。全年生猪存栏4.36万头,出栏7.29万头;家禽存栏77.14万羽,出栏275.41万羽;肉类产量9452吨,禽蛋产量2374吨,牛奶产量1433吨。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2.86亿元,比上年增长0.6%。 渔业生产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梧田、三垟等水域网箱养殖急剧减少,全区养殖产量下降,养殖结构有待改善。全年淡水产品产量1760吨,渔业产值1960万元,比上年下降5.8%。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1年,全区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实现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30亿元,比上年增长2.7%。 2011年,预计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5.6%;重工业实现产值9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工业企业继续向规模化发展,行业集聚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区拥有规模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413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72家,比上年增加4家,超5亿元企业5家。亿元以上企业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7.4%,产值达24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0%。全区服装鞋帽、皮革、金属制品、交通运输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六大支柱行业实现工业产值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服装、鞋、帽制造业在森马集团的带动下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产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30.3%。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规上企业实现新产品产值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2011年,建筑业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全区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7.9亿元,比上年增长27.4%。在建工程累计施工面积257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8.5%;房屋竣工面积407.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1%;竣工价值68.9亿元,比上年下降9.9%。工程合格率100%。全年获建筑业最高奖项“鲁班奖”1项,创“瓯江杯”2项。通过验收合格的市级标化示范工地6个,区级标化示范工地11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预计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比上年增长77.5%。固定资产投资率达52.5%。其中限额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162亿元,比上年增长82.6%;基础性设施工程投资53.7亿元,比上年增长67.9%;房地产投资50.3亿元,比上年增长160.5%;工业性投资25.6亿元,比上年下降7.3%。 五、国内、国际贸易 2011年,全区消费市场态势良好。预计全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销售总额165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全区43个商品交易市场实现交易额91.9亿元。 2011年,全区外贸出口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出口总额17.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3%;进口总额1.2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六、邮电、电力和旅游 据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末,全区每百户拥有汽车38辆,固定电话100部,移动电话216部,计算机67台。 2011年,预计全区用电量达到34.8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工业用电24.4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1%,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城乡居民生活用电5.8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3%。 2011年,全区实现旅游总收入2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80.7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2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全年共接待国际游客4.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实现海外创汇210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1%。 七、财政和金融 2011年,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区财政总收入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中央“四税”收入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全年地方财政总支出18.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支出增长较快的有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比上年分别增长53.8%、38.4%、17.0%和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