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永兴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31 郴州市永兴县统计局

永兴县统计局

2011年,我县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提消费、惠民生”的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惠民为最大目标,着力扩充发展内涵,着力增强发展活力,着力提升发展质效,全县经济和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88.8亿元,增长1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19.5亿元,增长17.4%;第三产业增加值47.9亿元,增长11.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2956元,比上年增加6356元。结构调整取得新成就。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61.8:27.0转变为11.3:63.3:25.4,其中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74.9%和22.4%。

全县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建设合计投入财政资金5.52亿元,增长14.0%,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6.3%。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013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032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957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1%;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就业援助率为100%。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万人。就业供求信息无缝对接工程5807个。统筹地区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平均补偿率74%。

二、农业

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14亿元,增长3.5%。全县粮食种植面积44.43千公顷,增长1.5%;油料种植面积11.56千公顷,增长63.9%;蔬菜种植面积9.66千公顷,增长4.3%;烤烟种植面积1.69千公顷,增长6.3%。全年粮食总产量23.05万吨,增长1.8%;油料产量1.80万吨,增长59.0%;蔬菜产量22.92万吨,增长4.3%;烤烟产量0.45万吨,增长7.1%。全年出栏生猪65.51万头,下降6.8%;出栏牛2.09万头,下降1.4%;出栏羊3.95万头,增长1.3%;出笼家禽616.7万羽,增长3.0%;水产品产量2.03万吨,增长0.3%。

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2.0亿元,增长45.5%。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4237处,投入资金4.13亿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71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3平方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8座。全年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714公顷,增长31.6%。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1.07万千瓦,增长5.9%。

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9家,县级12家。共实现企业总产值6.18亿元,增长21.0%。带动基地总产值3.30亿元,增长15.2%。实现销售收入5.75亿元,增长19.3%。实现利润2411万元,增长36.7%。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1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9个,增长26.0%;合作组织成员0.89万人,增长10.0%。

全县改造县乡公路15.7公里,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5.4公里。建设县级以上新农村示范村31个,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级服务点10个,建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3个,新建农村沼气池502口,新增通电话自然村14个,新建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站9个,新增通宽带行政村24个。完成农村安全饮水项目13个,解决1.618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改造行政村配电网123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78.4亿元,增长63.5%。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469.9亿元,增长64.7%;规模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95户,比上年增加17户。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15.1亿元,增长17.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1.0%,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4%,拉动经济增长10.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7%。规模工业增加值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50.1%;重工业增长18.5%。大中型工业增加值1.64亿元,下降7.4%;高技术工业增加值3.88亿元,增长17.1%;高耗能工业增加值124.32亿元,增长14.7%;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44.96亿元,增长8.7%,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31.4%。分行业看,采矿业增长20.7%;制造业增长16.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9%。

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5.35亿元,增长85.2%;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6.94亿元,增长61.9%。其中采矿业利润总额1.74亿元,增长24.5%;制造业利润总额15.13亿元,增长66.9%;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利润总额0.08亿元,增长1319.3%。

全年原煤产量157.3万吨,实现税费1.34亿元,探明新增煤矿资源9000余万吨。发电量2.9亿千瓦时,增长16.5%;全年共生产白银2100吨、黄金7.2吨,其他有色金属17万吨,实现税收2.01亿元,被确定为“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县”。

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4.34亿元,增长9.0%。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5亿元,增长9.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1.8万平方米,增长12.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2.9万平方米,增长31.9%。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我县实施了“园区大会战”、“水利建设年”、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百日大会战”等项目攻坚活动。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9亿元,增长36.3%。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9.7亿元(不含农户),增长36.3%。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64个,新开工项目267个。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0.7亿元,增长148.8%;第二产业投资56.5亿元,增长47.1%;第三产业投资32.5亿元,增长7.6%。城镇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0.1亿元,增长16.9%。全县基础产业继续加强,完成投资39.6亿元,增长47.8%;民生投资2.5亿元,下降37.5%;生态环保投资3.3亿元,下降8.3%;工业投资53.7亿元,增长18.0%。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8.4亿元,增长13.1%。

全年共实施重大建设项目164个,项目总投资230.36亿元,计划投资58.74亿元,年度完成投资63.02亿元,占年计划的107.3%。其中:续建项目70个,计划投资27.6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8.64亿元,占年计划的103.7%;新建项目94个,计划投资31.1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34.38亿元,占年计划的110.4%。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一期工程、县城垃圾处理场、城东110KV输变电工程、晶讯光电高端液晶显示器生产线一期工程、雄风综合利用含铋物料制备高纯铋基纳米材料、鑫裕镍业湿法生产线、华创产业园标准厂房、采煤沉陷区沙子江安置小区、七甲农贸市场等56个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9亿元,增长104.2%。商品房销售面积19.7万平方米,增长1.3%;商品房销售额5.0亿元,增长192.3%。新建(筹集)城镇廉租住房690套,面积4.18万平方米。新增公共租赁住房510套,面积2.5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