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合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文物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年内争取省市资金80余万元,聘请省古建队对文庙建筑群中院东西厢房进行了维修。整理了古图书1万余册。加强田野文物的保护力度,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基础上,公布了第四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电事业日新月异。广播电视工作以辐射农村为重点,加强了电视节目播出质量,合阳新闻播放快捷新颖,重大主题活动宣传有力。针对“五·一”、“十·一”,特别制作了“记者带您游洽川”“度假黄河湾”“走进福山”等系列节目。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开设了《党旗飘扬》等党建栏目,大篇幅、高密度宣传各条战线涌现出的优秀党员和集体。结合我县“五县”建设、“三创三区三化三转变”等战略性目标,开办了以抓项目建设、做强煤炭产业、加快旅游发展等主要内容的专题23个,播发60多期次,《科学发展看合阳》、《合阳奶畜》、《创业者之歌》、《青春风采》等栏目赢得观众好评。全年共发新闻稿件1300多条,专题70多期,编发信息5000条,中省市上稿330多条,特别是今年《合阳四乡镇遭冰灾,农作物受损严重》、《合阳政府网站,最敬业的网站》2条稿件在中央台播发,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发展。2011年,投资6800万元:完成了沿黄公路合阳段黄河湾生态园至南义村13.5公里路面铺筑、桥梁架设及标线安保工程;完成了太姒路1.08公里路面铺筑、人行道花砖铺设;以及G108—和家庄县乡公路和G108—镇东路等项目共13公里面层铺筑。目前,伏六和王家洼2座五级客运站正在紧张筹建中。年终县乡村好路率分别为:县道85%,乡道75%,村道70%。道路客运量227.2万人,客运周转量6251万人公里,货运量153.2万吨,货运周转量18699.2万吨公里。 邮政通信业较快增长。2011年,邮政业实现业务收入1762万元,同比增长22.1%,通信业实现业务收入1.28亿元,同比增长22.5%。全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95万户,较上年减少2%。其中:城内用户2.35万户,乡村用户3.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6.01万户,较上年净增6万户,增长30%。全县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总数为31.96万部。 互联网普及速度加快。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23583户,同比增长37.3%。政府网站首页进行了全新设计,按照“小门户、大子站”的设计理念,对网站架构进行了功能优化,设置一级栏目7个,二级栏目52个。创新了“视频新闻、在线访谈”等栏目,更加贴近公众需求,提高了便民服务水平。网站点击量达到134万次,发布各类信息8000多条,其中1296条信息被渭南市政府网站采用。全年参与重大活动的报道240多次,政府门户网站已成为继广电中心之后合阳的第二大媒体。三月份《公众互动》栏目被天涯论坛爆贴后,引起《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陕西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网等众多知名媒体及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该栏目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类精品栏目”。 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总投资11590万元,加快洽川风景区门户区建设、处女泉景区改造提升工程、夏阳瀵景区开发建设、洽川旅游服务区道路、游客中心建设、洽川温泉度假村改扩建等工程建设,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明显提高。成功举办了“世园风,洽川情”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了陕西文化户外大讲堂之“读诗古洽川,拜水处女泉”系列活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和展示,洽川风景区在2011年的各类评选活动中荣获5项殊荣,分别是:“中国最美潜力的十大湿地公园”、“陕西十大最具魅力的旅游景区”、“陕西最美生态山水十景”、“陕西最具创意营销策划团队”和“陕西最佳旅游服务示范景区”。截至年底,洽川风景区共接待游客33.1万人次,同比增长10.1%;门票收入444万元,同比增长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00万元,同比增长25%。 八、财政、金融 2011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021万元,较上年增收4012万元,增长40.08%。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906万元,较上年增收3711万元,增长59.9%。增长强劲的税种有:营业税完成3363万元,增长20.97%;增值税完成1988万元,增长60.06%;耕地占用税完成1313万元,增长2.8倍;城市维护建设税完成1279万元,增长76.66%;专项收入完成919万元,增长34.95%;契税完成500万元,增长1倍;土地增值税完成449万元,增长1.97倍;资源税完成325万元,增长51.16%。 地方财政支出累计完成125800万元,较上年增支15820万元,增长14.38%。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教育支出34817万元,增长53.3%;农林水事务支出26130万元,增长20.02%;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742万元,增长16.61%;医疗卫生支出11794万元,增长50.59%;公共安全支出5158万元,增长14.78%;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3195万元,增长16.6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171万元,增长19.7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08万元,增长41.48%;交通运输支出1510万元,增长23.27%。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9.44亿元,较年初增加6.64亿元,增长12.57%。存款总量持续攀升,结构有所变化。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01亿元,较年初净增7.17亿元,增长20.57%。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份额较大,占比70.68%,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单位存款余额16.04亿元,较年初减少0.18亿元,下降1.28%,占各项存款份额的26.98%,同比下降3.03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20.35亿元,较年初新增2.99亿元,增长16.29%,贷存比例为34.23%,较年初下降0.54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以农业生产和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为主,规模进一步扩大。 九、卫生、体育 医改工作稳步推进。药品“三统一”覆盖镇村。年内落实县级配送服务企业2个,各乡镇卫生院规范设置药品配送转运库房20个,为村卫生室制作药品“三统一”目录公示牌706个。分级举办药品“三统一”知识培训40余期,培训基层医务人员1460余人次。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销售在全县353个村卫生室全面实行,并从10月份起执行药品“三统一”工作,已申报、采购、配送药品107个品种,配送覆盖率达100%。基层医疗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圆满完成。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基数由原来的302扩大到522人,安全稳定清退临时人员95名。招聘医学类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51名,与7名本科应届毕业生签订招聘协议,招收定向免费医学生3名。为全县353个行政村配置乡村医生599名,有力促进了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年底,全县卫生技术人员达到1237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人,较上年增加2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