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合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卫生设施建设不断加快。2011年卫生建设项目21个,总投资2214万元,建筑面积1.3万㎡。县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已基本竣工;王村、甘井中心卫生院急诊楼和住院楼以及18所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已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通过乡镇卫生院设备配套项目,为21个卫生院配置了38台电脑,基层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全覆盖。年内免费体检65岁以上老人31123人。建立完善城镇居民健康档案并进行电子化管理332181人份,建档率达到75%。孕产妇健康管理5145人,管理率达到95%。0—6岁儿童健康管理21346人,管理率达到87%。摸底登记白内障患者269例,实施复明手术182例。 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设有序推进。年内管理0—7岁儿童26148人,建证建卡率分别达到100%,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8%以上。两轮脊灰疫苗强化共摸底15591人,接种15431人。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应种儿童1100人,实种1095人,补种率99.5%。 体育工作亮点纷呈。完成了8个行政村的健身器材配送工作,新的体育场馆项目已经审批,选址、图纸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举办了城区干部职工运动会、中学生篮球赛、中老年秧歌赛,指导了全县小学生运动会;在中心广场举办了庆祝建党90周年“秦晋杯”体育健身大会和篮球赛,来自全县23个代表队700名运动员进行了门球、太极拳、秧歌、健身操等6个项目比赛,展现了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健身成果。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2011年底全县共有142865户456936人,其中:男230894人,女226042人。城镇人口171302人,暂住人口5620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1‰、3.7‰和6.9‰。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902元,增长16.4%;农民人均纯收入4867元,增长29.4%。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每百户平均拥有移动电话196部、彩电135台、电冰箱87台、电脑62台、空调43台、汽车10辆、健身器材6套、高档乐器6件。农村居民每百户平均拥有移动电话205部、彩电123台、洗衣机93台、电冰箱68台、摩托车63辆、电脑13台,太阳能12台。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着。年内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78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50人,特殊困难群体再就业420人。组织各类职业培训2.7万人,其中:创业培训325人,就业培训2930人,技能培训1.99万人。完成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535户2827万元。城镇年末登记失业人数972人,并全部核发了“就业失业登记证”。通过多种途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90198人,办理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手续14532人。人力资源市场主体工程年底竣工,农民工创业园入驻的25户企业正式投入运营,解决就业岗位25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 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21043人,城镇居民医保登记参保7万余人,参保缴费14000人。城镇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2247人、失业保险11505人、生育保险10010人、工伤保险10032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启动,农村已参加养老保险252301人,为52814人发放基础养老金1874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作良好。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361810人,参合率达9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民政工作扎实推进。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927万元,其中:城乡低保金4321万元,五保供养金131万元;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84万元。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43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4402人。审定农村五保对象436人,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442万元。 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全县通自来水村329个,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3.1%;通村公路硬化率100%,通电、通邮、通电话村均为100%。坚持日常检查、专项检查、节日检查和领导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256人,同比减少0.017人。强化环境监管,不断提高县域环境质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达5.06%。全县上下积极开展各类平安创建活动,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群众生产生活安定有序,公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2.1%,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注:1、市统计局对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数做了调整,增长速度以本公报公布为准。 本资料最终解释权归合阳县统计局所有,若您在使用过程中有所疑问,请咨询统计局综合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