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7年3月22日) 1996年,是“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较大成就。其主要特点是:宏观调控显现成效,国民经济保持平稳适度增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初步统计,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51.02亿元、289.10亿元和128.88亿元,分别增长6.37%、12.35%和13.47%。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高,困难企业增多;固定资产投资不足,利用外资规模偏小;农业生产基础仍较薄弱;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经济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 一、农业 农业生产以增产增收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创汇农业,农、林、牧、渔各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81.4亿元,比上年增长6.21%。 粮食生产战胜严重洪涝灾害,取得了较好收成,蔬菜、水果等快速发展,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完成造林补植面积13733公顷;四旁植树500万株,巩固了原有绿化成果,森林覆盖率达26.4%。 畜牧业生产成绩显着。全年畜牧业总产值达2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13%,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4.88%。肉、蛋、奶等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增长。 水产品养殖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5162公顷,比上年增长2.89%;水产品总产量达1.4万吨,比上年减少9.59%。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7.4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96%;农用载重汽车7608辆,增长10.95%;农用拖拉机2.15万台,下降8.91%;排灌机械动力49.86万千瓦,增长3.7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0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18%,占耕地面积的比重为74.65%。全市化肥施用量(折纯)10.97万吨,下降0.45%;农村用电量16.37亿千瓦时,增长0.71%;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4480吨,增长1.8%,地膜覆盖面积2.33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12.2%下降到11.58%。 二、工业和建筑业 通过开展“搞好国有企业、重振工业雄风”,“实施结构优化战略”,“管理效益年”等活动,狠抓扭亏增盈工作,取得较大成效。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经济克服重重困难,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健康发展。 全年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完成增加值15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国有经济及国有控股完成121.28亿元,占77.55%,集体及其他经济完成35.22亿元;轻工业完成28.76亿元,重工业完成127.74亿元;地方工业完成72.32亿元,中央省属工业完成84.18亿元。 大中型工业企业主导和骨干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大中型工业企业占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数的14.14%,其增加值和利税分别占74.62%和73.09%。 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产销衔接较好,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5.11%。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坚持抓大放小,继续抓好“优化资本结构”城市试点。10户重点企业集团加快组建,新华集团进入了“九五”期间全省重点扶持的8大集团行列,山农等10户企业成为全省实行银企联手、扶优扶强的重点企业。积极稳妥地组织了市属11户扭亏无望企业的依法破产工作,对一批困难企业实行了兼并、租赁、分离等。全市县域企业改制面达到74.29%。 工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实现利税44.75亿元,比上年增长11.4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03.43%,比上年提高3.37个百分点。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利税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30.51%。但企业总体经济效益仍然不高,企业亏损面、亏损额较大。 建筑业继续稳步发展。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1亿元,比上年增长6%。国有经济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8.9%。年末全市有资质等级建筑施工单位发展到542家,全年平均职工达到25万人。 三、固定资产投资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投资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发展后劲的一大因素。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2亿元,比上年下降8.4%。其中县以上完成投资48.6亿元,与上年持平;农村集体完成投资46.4亿元,下降22%。 在县及县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6.2亿元,下降10.6%,更新改造投资18.3亿元,增长3.8%;中央、省属项目完成投资22.2亿元,增长8.8%,市属单位完成投资12.1亿元,下降12.9%,区县属单位完成12.3亿元,下降1.4%;农林牧渔业投资0.1亿元,工业建筑业投资27.6亿元,商业、运输、邮电业投资4.3亿元,住宅投资7亿元,其他投资9.6亿元。 全年新开工项目423项,比上年增加13项。施工项目720项,竣工项目443项,竣工率61.5%。 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全市18项重点工程完成投资9.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85.2%,是近几年完成投资任务较好的一年。淄博平板玻璃厂400吨级浮法玻璃项目,南定热电厂2×6.5万千瓦机组,淄博邮电局程控电话四期扩容工程,淄博电力工程、淄博三菱股份有限公司30万组套卫生洁具工程等已竣工交付使用。淄博大学新建工程、市中心医院病房楼工程,齐鲁乙烯技术改造工程,新华集团新增4000吨/年咖啡因系列产品技改工程进展顺利。 四、公路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公路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公路货运量达3257万吨,比上年下降6.1%,货运周转量18625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9%;公路客运量993.7万人,比上年增长0.6%,客运周转量78284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7.5%。公路营运条件不断改善,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747公里,其中当年新增118公里。 邮电通讯事业继续快速发展,通讯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29%。全市电话交换机装机总容量达47.42万门,比上年增长34.34%。年末实有电话机数达31.17万部,其中市话话机达21.68万部,增长11%,农村电话机达9.49万部,增长24.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