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3-23 珠海市统计局

2011年,我市有2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个项目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2个项目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全年申请专利5594件,增长57.4%。其中,发明专利1484件,增长75.2%。专利授权量3690件,增长33.3%,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23件,增长60.7%。截至年底,全市经广东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44家,新增58家,经认定和年审通过的软件企业239家,新增20家。全市共有产学研示范基地11家,科技创新公共实验室13家。国家级工程中心4家,省级25家,市级3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35个、市级重点企业技术中心105个。截至年底,全市拥有中国世界名牌产品1个,中国名牌产品4个,广东省名牌产品59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广东省着名商标79个。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8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纪念馆7个,美术馆6个,电影院7家,文化站23个。广播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中心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49.64万户,其中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5.47万户。全年发行各类报纸16.3万份(日发行量),刊物28万份。公共图书馆藏书量80万册。近年来,文艺作品创作获国家级奖项70多个、省级奖项100多个。建成“农家(社区)书屋”240个,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860平方米。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37家,比上年减少48家,其中医院33家、卫生院17家,妇幼保健机构2家,专科疾病防治机构3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卫生监督所3所。全市实有床位6736张,增长2.5%。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192人,增长1.6%。其中执业的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共4661人,注册护士4759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163人,卫生监督员58名。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站)112个,乡镇卫生院17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015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1599人。法定报告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3779例,报告死亡17人;发病率242.21/10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

成功举办2011年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公开赛,吸引了10224名来自20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长跑爱好者参加。全市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16项全国冠军,2项世界冠军。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31元,比上年增长13.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7%,比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162元,增长3.9%。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11.3%。全年城镇居民现有住房建筑面积人均30.12平方米。年末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电147台,冰箱101台,空调器245台,组合音响44台,家用电脑110台,移动电话246部,家用汽车35辆。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858元,增长16.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3%,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4.2%。农村居民居住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33.7平方米。

全市纳入劳动用工管理的用人单位41175个。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4928人,22621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5%,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101.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7.6%。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01.6万人,增长6.3%;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50.6万人,增长7.2%。参加城乡(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2.4万人,增长2.6%。参加工伤保险84.2万人,增长7.0%。参加生育保险47.8万人,增长13.8%。参加失业保险82.3万人,增长7.3%。

年末全市参加社会保险达459.9万人次,比上年末增长6.8%。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79.2亿元,同比增长38.6%;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90亿元,同比增长28.3%。2011年度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人均增长10.0%,全年人均基本养老金达1812元/月;失业金标准达920元/月/人,同比增长19.8%。至2011年底,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12734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180人,同比增长8.6%。

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2274张,收养人员1304人。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480个,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站)276个。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87宗,比上年下降15.3%;死亡130人,受伤798人,分别比上年下降3.7%和15.6%;直接经济损失1280.09万元,比上年提升21.2%。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13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14人,火灾死亡3人,分别占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10.0%、87.7%和2.3%;未有渔业船舶和水上交通事故发生。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4.07人。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156.76万人。年末户籍人口106.01万人;户籍人口中,全年出生人口12057人,出生率11.4‰;死亡人口2348人,死亡率2.2‰;自然增长率9.2‰。

水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年水资源总量约13.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868立方米。全年降水量1226.9毫米,比上年减少32.0%。年末中型水库蓄水总量0.45亿立方米,增长61.0%。全市总售水量2784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5%,其中居民9629万立方米,增长7.5%;工业10869万立方米,增长0.5%。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12.56亿千瓦时,增长10.1%。其中工业用电量71.65亿千瓦时,增长10.1%。

全年日照时数1989.8小时。全年有201天空气质量级别Ⅰ级(优),占55.1%;164天的空气质量级别Ⅱ级(良),占44.9%,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标准。全年灰霾天气日数82天。酸雨发生率为45.0%,比上年提升了0.7个百分点。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54.3万吨,增长26.9%;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8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9.0%。

注:1、本公报中2011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06-2010年数据为年报数。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