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3-23 邵阳市统计局

七、交通和邮电

区位条件持续改善。洞新、娄新、邵安、邵坪、包茂5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进度,娄邵铁路扩改和沪昆高速铁路顺利开工,武冈机场和邵东机场项目申报建设。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为2158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5153公里,高速公路284.7公里,比上年增加30公里。全市建成农村公路1386.4公里,其中县乡道352.2公里,通村公路通畅工程完成1034.2公里。

交通运输发展提速。全市拥有民用车辆53.17万辆,比上年增长11.2%,其中汽车18.4万辆,增长20.6%,轿车6.4万辆,增长29.1%,摩托车34.44万辆,增长11.9%。全市交通运输仓储业实现增加值29.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公路水路完成货运量1.56亿吨,比上年增长15.5%,货物周转量318.52亿吨公里,增长20.2%;客运量1.25亿人,增长10.9%,旅客周转量72.5亿人公里,增长13.1%。

邮电业务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0.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邮政业务量4.47亿元,增长21.5%,电信业务量26.32亿元,增长16.2%。年末局域交换机总容量633.77万门,比上年增长8.7%。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8.74万户,其中新增42.46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1.5部/百人,比上年提高2.9部/百人。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金融业务较快提升。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16.19亿元,比年初增加165.49亿元,比上年多增19.33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55.94亿元,增长19.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06.9亿元,增长17.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25.4亿元,比年初增加81.3亿元,比上年多增9.45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84.15亿元,增长16.4%,中长期贷款余额240亿元,增长27.7%。全部贷款中,个人贷款191.48亿元,增长21%,单位贷款221.33亿元,增长22.4%,人民币消费贷款41.76亿元,增长34%,个人住房贷款24.02亿元,增长47%。

证券市场低位整理。年内在邵4家证券营业部新开户数5252个,比上年下降24.1%,股民保证金4.26亿元,下降32.5%,年内交易量606亿元,下降22.9%,股票买入量304亿,下降29%,卖出量302亿,下降30.4%。

保险业务不断扩展。年末全市共有23家保险公司,其中财险9家,寿险14家,当年新进寿险公司1家,撤销财险公司1家。全市保费收入合计3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6.48亿元,增长23.2%,人寿险保费收入28.87亿元,增长12%。保险密度442元/人,比上年增加35.4元/人,保险深度3.91%。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7.64亿元,增长37.6%,其中财产险赔付额3.1亿元,增长22.8%,人寿险赔付额4.54亿元,增长49.8%。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继续推进。全市3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0.78万人,比上年增长1.3%,在校生2.68万人,毕业生0.59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7万人,下降5.3%,在校生7.53万人,毕业生1.5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4.07万人,增长2.8%,在校生11.07万人,毕业生3.44万人。初中和小学共招生20.69万人,增长19%,在校生88.98万人,毕业生17.23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2万人,在校生0.1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6.86万人,增长16%。各类民办学校63所,在校学生6.67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150家,比上年增加40家,其中省厅认定的高新企业48家。全部高新企业实现产值367.95亿元,比上年增长57.9%,增加值103.47亿元,增长57.3%,实现利润25.76亿元,增长44.8%。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4.93亿元,增长16.5%。全年专利申请量1129件,比上年增加178件,增长18.7%,其中发明专利150件,增长30.4%,专利授权量590件,增长43.6%。签订技术合同856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3亿元。财政科学技术支出6428万元,增长2.4%。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巩固。年末全市共有市级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4个,纪念馆8个。有线电视用户59万户,比上年增加7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2.3%。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101个,建设农家书屋工程2458个,覆盖全市行政村的71%,400多个基层群众文娱团队成为社区文化亮点。我市青年祁剧演员获中国戏曲“梅花奖”,实现湖南戏曲界十年来零的突破。成功申报国家、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和40处,城步吊龙、武冈丝弦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和整治,文化产业收入达到3.5亿元,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26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265个,拥有床位总数1.98万张,比上年下降19.8%,卫生技术人员2.09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6万人,分别增长5%和22.1%,注册护士0.73万人,增长10.6%。基本公共卫生迈出新步伐,农村居民健康建档375.63万份,建档率56.88%,城市居民健康建档32.24万份,建档率72.98%;全市推行医疗服务10项和公共卫生服务10项“双十”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深得群众好评;12个县市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门诊次均费用平均下降50%、住院次均费用平均下降40%以上。

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群众体育有声有色,2011年的8月8日是我国第三个“全民健身日”,我市在城步县举办了万人长跑赛暨全民健身日启动式,整个活动期间共举办了各种群众体育活动50多次,参与活动的人数达80万人次。全年共举办大大小小的群众体育活动150余次,参与活动的人数达160多万人次。争取省里资金280万元,建成了邵阳县和城步县共80个行政村的农民健身工程。竞技体育成绩显着,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得2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成功举办“2011年全国女子柔道锦标赛”。全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上,取得金牌6枚、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参加全省青少年常年体育比赛,共获金牌29枚,银牌33枚,铜牌39枚,总分排名全省第六名。以“幸运赛车”为契机,新增体育彩票销售网点96个,全年销售量超过1亿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年末总人口797.52万人,比上年增加3.5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17.91万人,女性人口379.61万人,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分别为272.19万人和525.33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4.13%,比上年提高1.29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口79.75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全市常住人口710.72万人。年内出生人口10.21万人,出生率12.85‰,死亡人口5.58万人,死亡率7.02‰,自然增长率5.83‰,继续保持合理低生育水平。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达到10107人,发放奖励扶助金1159.7万元,分别增长27.2%和14.7%,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达到1248人,发放扶助金138.62万元,增长11.9%和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