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2-03-23 邵阳市统计局

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78元,比上年增长15.1%,人均消费支出9592元,增长16.1%,其中食品支出3869元,增长12.6%,恩格尔系数为40.3%,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373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工资性收入1842元,增长20.7%,人均消费支出3548元,增长20.6%,恩格尔系数52.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6.3和29.75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增加2.3和1.31平方米。

社会保障积极推进。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为62.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6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42.7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6.32万人,增加1.27万人,其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4万人,增加1万人。参加医疗保险职工人数52.84万人,增加1.69万人,其中在职职工35.1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职工人数分别为242.98万人和3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07万人和1.45万人。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耕地面积保持稳定。全市耕地面积307.8千公顷,比上年略有增加,其中水田面积246.28千公顷,旱地面积61.52千公顷。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254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125千公顷,绝收面积42千公顷。

水资源供求稳定。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00.9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3.4%,人均占有水资源1265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964毫米,减少35.4%;年末水库蓄水量3.69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06亿立方米;全年用水总量27.38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343立方米。

资源勘探稳步进行。全市共发现各类矿种74个,其中探明一定储量的有35个。全部矿床226处,其中大型矿床8处,中型矿床29处。石膏、钨、铅锌、锑、金、银、煤等矿产的储量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年产矿石量2000多万吨,产值接近30亿。

环境状况继续改善。财政环保投入资金3.27亿元。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95%,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97%,工业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100%;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24947吨,比上年少排649吨,削减率2.6%,化学需氧量102170吨,少排3240吨,削减率3.1%。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1%,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5个,面积120平方公里,城市人均绿地面积6.1平方米,城市市区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3千公顷,退耕还林面积4.3千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57.6%,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自然保护区个数达到10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2个。

安全生产总体稳定。全年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43起,比上年增加101起,增长22%,死亡人数181人,下降10%;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21人,下降19.2%;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35人,同比减少20人;煤矿百万吨煤死亡人数4人;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98起,比上年增长29%,死亡128人,下降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2.4人,下降18.5%。

注:

1.公报中部分统计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公报中邵阳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项目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