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芜湖市统计局 芜湖调查队 2011年,是芜湖“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行政区划实现历史性重大调整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转型、率先崛起、富民强市为主线,大力推进“创新驱动、产业强市、统筹城乡、开放合作、和谐发展”战略,抢抓承接产业转移和区划调整的发展机遇,着力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和保障改善民生,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一、综合 国民经济。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8.2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0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92.55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458.68亿元,增长10.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43095元,比上年增长15.7%,按年末汇率折算为6839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6.8∶63.5∶29.7调整为6.4∶65.9∶27.7。 财政收支。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86.81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9.97亿元,增长33.4%。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18.14亿元,增长38.0%;营业税42.07亿元,增长41.9%;企业所得税12.16亿元,增长46.6%;城市建设维护税9.39亿元,增长35.9%;契税11.20亿元,增长0.5%。全年完成财政支出238.18亿元,比上年增长40.1%,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20.05亿元,增长88.1%;教育支出35.66亿元,增长43.3%;医疗卫生支出15.64亿元,增长23.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8.27亿元,增长25.4%;节能环保支出13.53亿元,增长168.9%。投入47亿元,实施了39项民生工程。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4.21亿元,比上年增长29.3%,其中,城镇投资1339.25亿元,增长30.9%。全年新增固定资产649.67亿元。本年项目建成投产率54.6%,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48.0%。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9.40亿元,下降44.8%;第二产业投资727.33亿元,增长29.5%,其中工业投资723.69亿元,增长29.4%;第三产业投资617.48亿元,增长31.8%,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07.23亿元,增长24.2%。全年销售商品房408.87万平方米,增长13.3%;商品房销售额217.94亿元,增长22.5%。 市场价格。2011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5.7%,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2.9%。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5.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10.7%。 二、农业 农业生产。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8813公顷,油料种植面积64012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5639公顷。粮食产量142.02万吨,比上年增产0.7%;油料产量15.09万吨,增产0.4%;棉花产量54445吨,增产7.4%;蔬菜产量119.16万吨,增产3.2%;肉类产量14.13万吨,与上年持平;水产品产量15.85万吨,增长2.0%(参见附表)。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766公顷。截止2011年末,拥有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1个,绿色食品认证148个,有机食品认证59个。超级杂交稻推广面积50万亩,实施了12万亩国家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5家,我市成为全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市。 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83万千瓦,农用拖拉机5.9万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99.12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1.24千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4.5万吨,农村用电量11.2亿千瓦时。2011年,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惠及18.84万农村居民,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已达到98.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984.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8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3.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310.26亿元,增长17.8%;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688.60亿元、增长2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192.83亿元、增长23.6%。轻工业增加值283.99亿元,增长30.0%;重工业增加值699.06亿元,增长21.2%。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7.9%。 规模以上工业部分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服装14891.49万件,比上年增长24.3%;塑料制品67.40万吨,增长8.1%;水泥1394.78万吨,增长15.1%;铸铁管43.07万吨,增长4.4%;钢材280.08万吨,增长38.5%;铜材27.26万吨,增长17.4%;汽车64.07万辆,下降7.4%;船舶125.16万载重吨,增长35.2%;空调1387.60万台,增长94.9%;发电量124.43亿千瓦时,增长53.7%(参见附表)。 工业效益。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38.99亿元,比上年增长42.8%;实现利润总额162.74亿元,利税总额289.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9%和28.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313.1%,比上年提高41.3个百分点,为历史最好水平。 重点项目建设。奇瑞整车改扩建、芜湖海螺水泥三期、美的家电基地、三安光电一期、德豪润达一期、信义节能玻璃、富鑫特钢二期、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1号机组、瑞丰商品博览城一期、果品冻品水产批发市场等项目建成,奇瑞重工、双钱轮胎、飞科电器、德力西电气、南翔物流等项目开工建设,宁安城际铁路、合福铁路、芜申运河、芜雁高速、万达广场、苏宁电器广场等工程加快建设。 建筑业。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80家,完成总产值298.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实现利税18.03亿元,增长6.9%。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79.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91.33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940.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14万平方米。 四、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 招商引资。当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5家,合同利用外资6.38亿美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41亿美元,增长33.3%。实际利用内资1506.3亿元,增长36.7%,其中省外资金1222.9亿元,增长33.2%。新引进米其林、富士通、华润集团等7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芜湖。我市成为国家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规划改造城市。全市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159亿元。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额125亿元。委托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7亿元。 园区建设。全年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1.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2.6亿元;实际利用内资744.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95亿美元;区内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755.2亿元,比上年增长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