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涟源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表7: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分类情况单位:万元 招商引资:周密筹备参加了“投洽会”、“中部博览会”、“湘商大会”、“珠洽会”和第三届“湘博会”。在“中部博览会”上,成功与台湾建国矿业集团签约,项目总额达2800万美元,“湘博会”上签约7个项目,合同利用外资15.97亿元。全年到位外资4322万美元,内联引资27.5亿元。与天下凤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长沙巨星集团等大集团的合作正在洽谈之中。 旅游:在湖南省“3521工程”公布名单中,涟源市被列入湖南30个建设旅游强县之一,湄江镇、杨市镇被列入全省50个建设特色旅游名镇。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136.68万人次,旅游收入9.67亿元,基础性投入1.66亿元。已设立各类旅行社和娄底下设二级营业网店7家,共接待游客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500万元。 六、金融和保险 金融: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07.2亿元,同比增长21.1%,比年初增加16.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69.3亿元,增长13.2%,比年初增加8.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0.6亿元,增长13.5%,比年初增加7.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1.5亿元,下降1%,比年初增加0.1亿元,中长期贷款37.8亿元,增长22.7%,比年初增加7亿元。 保险:全年保费收入27775万元,增长28.6。全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8491万元,增长5.3%。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1303公里,其中国道7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2617万吨,比上年增长15.2%,货物周转量24.3亿吨公里,增长15.3%;公路客运3248万人,增长15.6%,旅客周转量8.54亿人公里,增长19.0%。 邮电: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3368万元,比上年增长22.0%。固定电话用户93000户,增加18941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7900户,减少140户,乡村电话用户65100户,增加19081户;移动电话期末用户达到437516户,新增119727户。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达到48983户,比去年增加22793户,增长87.0%。 八、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城市建设:以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为契机,高标准绿化、美化、亮化城市,重点推进了城市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工程、两河治理、道路配套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了电力、通信、排水等基础设施,继续推进旧城区提质改造,推动新老城区协调发展。全年中心城区建设资金投入达3.36亿元。同时,加大了小城镇规划修编力度,强化对城镇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等资源保护,积极发掘并培育城镇本土主题文化。全年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超过1亿元。 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百城千镇万村”工程试点镇石马山镇,整镇推进试点工作。完成了对石马山镇的新农村建设调研。加强了对21个新农村示范创建村的考核和7个新农村示范创建重点村的指导。对符合条件的示范村,积极申报省级挂牌村。为示范村落实发展项目34个,协调资金近1000万元。完成户用沼气国债项目1300口,联户小区沼气项目3个,大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1个,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农村能源项目共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00多台,中央投资110万的大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九、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稳步推进教育强市战略,南部三所高中布局调整平稳完成,与三一公司的政企联合办学取得成功,市工贸中专成功申报国家级示范职业学校。年末,共有中小学校313所,其中普通高中8所,义务教育学校305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0所,初中学校42所,小学253所,幼儿园30所。现有在职教职工8937人,其中专任教师8061人。在校学生共168576人,其中高中生16728人、初中生45537人、小学生90490人、在园(班)幼儿1582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科技:全年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值46.9亿元,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的26.8%。专利申请量完成174件,国家专利授权68件,同比增长30%,其中职务专利授权量完成31件,PCT(国际)专利取得历史性突破,完成申请量4件,并已通过国家阶段审查。申报国家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1个,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8个,申报娄底市科技计划项目24个,市本级立项27个。争取到位科研经费286万元,重点支持了煤机、湘中黑牛、无公害蔬菜等产业的发展和新农村科技示范乡镇的建设。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2个,市图书馆被授予“省一级图书馆”,总藏量16.3万册(件)。强化文艺宣传,举行了大型的“三下乡”活动。开展“情系三农,送戏下乡”演出活动演艺惠民,市湘剧院排练三个群众喜爱的传统剧目《三岔口》、柜中缘》、《双下山》等,共送戏下乡80余场。文艺创作硕果累累。举办了美术家协会成立大会,邀请着名美术家来涟举办笔会。吴中心在全国有影响的《青年文学》等纯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10多篇,中篇小说《地下有鱼》入围“毛泽东文学奖”。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建设农家书屋工程239处,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 卫生: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5个(不包括个体私营),拥有床位总数2380张;卫生技术人员2896人,其中执业医师744人,执业助理医师791人,注册护士1321人。理顺医疗卫生单位体制,顺利推进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了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了卫生系统人才准入机制,对人员准入实行“凡进必考”。2011年通过公开招考,招聘了22名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各医疗卫生单位。起草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从6月20日起,全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2011年,全市新农合参合人数达94万余人,参合率达到98.8%,参合率居娄底市各县市区第一。 体育:着力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优化竞训项目结构,坚持“三从一大”的科学训练原则,大力推进训练改革,定下主攻目标,促进可持续发展。4月,参加在岳阳举行的湖南省中学生运动会上摘取了1金3铜,7月,参加在内蒙古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标枪第八名,7月,参加湘潭举行的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夺5金1银5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工作。以体育馆、休闲广场、火车站广场、人民公园和乡镇办事处健身场地为载体,推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全面开展。4月承办了“锦源杯”中美国际男篮对抗赛,11月参加了湖南省首届武术节获22枚金牌,12月举办了涟源市首届围棋精英排位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