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天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 2012年3月1日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主攻方向,大力实施市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着力构筑“三个高地”,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推动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新变化和新突破,实现了“十二五”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全市生产总值迈上万亿台阶。据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评估审定,全市生产总值(GDP)完成11190.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9.0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878.02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5153.88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结构为1.4:52.5:46.1。 图1 2007-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 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54.87亿元,增长36.1%,增幅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税收拉动财政增收作用明显。全年地方税收收入1004.25亿元,增长29.3%,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69%。其中,企业所得税增长45.1%,营业税增长24.3%,增值税增长18.6%,个人所得税增长21.1%。 图2 2007-2011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 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加大。全年一般预算支出1755.86亿元,增长28.2%。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5.6%,文化传媒支出增长28.3%,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9.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28.9%。 人口和劳动就业 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54.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29万人;其中,外来人口344.84万人,增加44.40万人,占常住人口增量的80.3%。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25.5%,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全市户籍人口996.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2.50万人,非农业人口613.94万人。保持低生育水平。全市人口出生率为8.58%。,死亡率为6.08%。,自然增长率为2.50%。。 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加快创业带动就业实验区建设,启动百万技能人才培训计划。全年新增就业47.12万人,增长4.4%,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截至年末,全市就业人口总量达到763.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4.46万人;其中,城镇单位从业人员达到208.6万人,同比增加2.9万人。 价格 物价水平同比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比上年上涨4.9%,涨幅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现“六升二降”格局(见表1)。食品类价格上涨11.4%,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2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4.7%,拉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0个百分点。生产价格呈现涨幅回落态势,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8%,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8%,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1.3个和0.2个百分点。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指标 指数(上年=10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4.9 其中:食品 111.4 烟酒 104.8 衣着 102.1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6.1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8 交通和通信 99.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5 居住 104.7 投资实现快速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510.67亿元,增长31.1%。其中,城镇投资7057.20亿元,增长31.2%;农村投资453.47亿元,增长29.8%。全年城镇新开工项目3785个,比上年增加1060个;完成投资2603.48亿元,增长36.5%。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7.64亿元,增长41.8%;第二产业投资3104.13亿元,增长31.7%,其中,工业投资3076.03亿元,增长31.6%;第三产业投资3895.43亿元,增长30.6%。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0.8:44.0:55.2。 图3 2007-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速度 ![]() 重大项目和民间投资支撑有力。当年新推出340项重大项目,累计达到1280项。全年民间投资完成3308.15亿元,增长47.5%,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18.6个百分点。 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农业稳步发展。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349.43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种植业产值179.87亿元,增长5.5%;林业产值2.45亿元,增长4.1%;畜牧业产值98.49亿元,增长1.6%;渔业产值58.59亿元,增长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03亿元,增长9.0%。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达到161.83万吨,比上年增长1.3%,实现连续8年增产。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见表2)。 表2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161.83 1.3 棉花 万吨 7.06 12.6 肉类 万吨 42.98 0.3 蔬菜 万吨 444.23 5.9 禽蛋 万吨 18.65 -0.4 牛奶 万吨 69.09 0.1 水产品 万吨 35.21 2.1 农村“三区”统筹联动发展。31个区县示范工业园区加快建设,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拓展区建设全面提速,800个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成为保障小城镇农民就业、推动区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高标准设施农业累计达到60万亩,建成2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55个养殖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414个,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52个,进入产业化体系的农户比重达到90%。4批示范小城镇试点项目扎实推进,新开工农民住房1000万平方米,累计竣工1800万平方米,40万农民迁入新居。农村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80.50%,比上年提高0.95个百分点。新创建文明生态村139个,新建改造一批农村公路、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