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周村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3-02 淄博市周村区统计局

环卫事业健康发展,城市面貌整洁有序。环卫机械总量达21辆;清洁队伍人数达到650人,全区道路保洁面积达452万平方米,主干道机扫冲洗率达到60%以上;运送垃圾7.4万吨,其中向市环保电厂运送生活垃圾6.3万吨,城区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设施建设功能不断提升,建成并投入使用14座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年末共有公厕41座。

国土资源管理取得新成绩。全年争取指标1149亩。完成土地整理964.05亩,净增耕地172.5亩。储备土地面积2319.6亩;公开出让土地31宗,出让面积1743亩,成交额9.08亿元,实现政府收益6.34亿元。发证4060宗。

安全生产。2010年,全区共发生各类事故243起,死亡39人,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4.33%,死亡人数上升11.43%。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低速增长。全区人口出生率7.72‰,死亡率6.77‰,人口自然增长率0.95‰。年末全区总户数107754户,总人口32030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4566人;男性157435人,女性162872人。

在岗职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54506人,在岗职工年平均人数54558人,在岗职工年工资总额125188万元,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946元,比上年增加2199元,增长10.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68元,比上年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894元,增长8.04%。农民人均纯收入9576元,增长12.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225元,增长8.64%。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持续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新增就业再就业17732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9429人,困难人员再就业517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2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9%。征缴失业保险费1072万元,发放失业救济金706万元。组织举办大型招聘会19场,提供就业岗位14506个,发放宣传材料9000余份,达成就业意向4876人。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创业培训班,实施订单式、定向式、储备式培训,共开设培训班100个班次,培训人员4500人。

全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3810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54000人,离退休12196人,机关和事业参保7614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0836人,其中被征地农民2359人,老农保20342人,新农保78135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00459人,其中城镇职工医疗保险58609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14185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500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7978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3709人。

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和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对86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年检,下达整改通知书22份,审查企业规章制度210个单位;对全区56家五小企业和31个非法职介进行了检查和清理,下达询问通知书45份,查看现场150多个,责令改正100多次;坚持调裁并重原则,化解劳资矛盾,受理劳动争议案件357件,调解299件,裁决58件,案件按期结案率100%,调解结案率达到84%;劳动合同备案12316人,受理工伤案件246起,结案223起,调解11起,中止12起,结案率达100%。

民政事业健康发展。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61元提高到316元(55元的临时生活补贴被纳入城市低保),为城镇低保对象4496户、7725人发放城市低保金、临时生活补贴和取暖补贴2277万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250元,为农村低保对象3813户、5669人发放农村低保金及临时生活补贴500万元。保障农村五保对象261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4%,对22名城市“三无”人员实施集中供养。为全区各类优抚对象发放抚恤定补金、医疗保障金近700万元。筹集资金230余万元,救助全区城乡困难群众6000余人次。15家社会福利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393人。办理结婚登记2081对,离婚登记486对,办理收养登记13件。

注:1、本公报数据为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2、市统计局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对GDP数据进行了调整。

3、2010年12月31日中国银行外汇牌价1美元=6.6227元人民币。

4、市统计局对上年零售额基数作了调整。

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所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指计划或实际完成投资50万元及以上项目;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分别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年营业额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企业。

6、工业数据计算口径为地方工业+省市属工业,计算同比数字时上年的统计总体中不包括上年有今年没有的企业数字。

7、第六部分,内资引进有关数据不包括萌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