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西湖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农业 全区完成农业总产值5.76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7.5%,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2.25亿元,畜牧业产值0.33亿元,渔业产值3.06亿元。 全区种植业面积8.85万亩,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由上年的48.6:51.4调整为43.39:56.07。龙井茶、无公害蔬菜、水产养殖及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实现产值4.35亿元,占全部农业总产值比重84.87%,比上年提高0.35个百分点。全年生猪饲养量3.66万头,家禽饲养量31.31万羽,畜禽肉类产品产量1800吨。全年淡水产品产量21519吨。 创建3000亩全国标准茶园和2.27万亩有机、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夫山泉”、“御”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西湖区被评为“中国茶文化”之乡,西湖区龙井茶被评为“中华文化名茶”,其品牌价值达到44.17亿元。各类休闲观光农业园点共接待游客117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超过1500万元。 五、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9%。工业销售产值26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42%。 全区411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完成工业产值24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8%,占全区工业总产值92.62%;完成规上工业销售产值24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04%(企业同口径比增长15.28%),占全区工业销售产值92.65%。完成新产品产值5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6%(企业同比增长17.16%),新产品产值率达23.49%,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完成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值12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3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04%。完成规模以上高技术产值5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23.73%。 工业效益。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0.09亿元,比上年增长7.1%。规上工业产销率达98.42%。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22.54亿元,比上年增长7.63%,其中工业利润14.24亿元,比上年增长7.42%。全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4.89%。 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1.26亿元,比上年增长4.2%。完成建筑业产值52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六、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全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完成工业性投资15.28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54%。 房地产开发。全区房地产新开工面积168.0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1.69万平方米,销售面积达84.77万平方米,销售额195.04亿元。 七、服务业 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81.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7%,服务业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2.53亿元,比上年增长42.1%,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到84.98%。 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29亿元,同比增长26%,占地区生产总值27.08%。 中国美院国家大学科技(创意)园成功挂牌,完成之江文化创意园老建筑改建,国际动漫节杭州峰会永久落户凤凰·创意国际;杭州数字娱乐产业园荣获“浙江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称号,并在省、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中荣获优秀;西溪创意产业园影视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黄龙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园、467创意联盟等文创园初具规模。全区共引进文创产业类企业784家。 楼宇经济。引进楼宇经济项目2596个,到位资金191亿元,成功打造税收亿元楼9幢、税收千万元楼30幢、特色楼宇4幢,新湖商务大厦成为全省首幢税收超4亿元楼,全区楼宇平均入驻率91%,楼宇税收贡献率达71.5%。 社会消费品市场。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6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批发业87.43亿元,比上年增长32.83%;零售业114.1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5%;住宿业4.52亿元,比上年增长31.02%,餐饮业29.50亿元,比上年增长24.2%。 商品交易市场。全区年末拥有亿元商品交易市场11个,摊位数3490个,累计成交额49.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25%。 旅游业。全区各景点共接待游客574.04万人次,实现旅游景区景点门票收入3.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96%和54.08%,旅游经济总收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19%。扎实推进西溪湿地5A级景区创建和董湾综合旅游配套建设,蒋村集市、御临街、岳湖楼西溪御庭酒店顺利开业。启动西山游步道三期工程建设,成功创建杭州西山省级森林公园。引进休闲旅游项目68个,完成宋城景区一期提升改造,极地海洋公园和喜来登度假村项目一期工程结顶,旅游强镇、旅游特色村和风情小镇建设全面推进,创建4个省特色旅游村。成功举办西溪龙舟文化节、世博会西湖周、纽约广告节创意国际论坛等活动,三墩夜市、文新夜市建成开业。至年末全区拥有旅游宾馆30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2家。拥有73家旅行社,其中经营出境业务的旅行社9家。 交通运输。全年完成货物运输、旅客运输营业收入38.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9%。 八、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全年自营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对外投资3700万美元,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7%和370%,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合同执行金额、离岸合同金额、离岸执行金额分别完成年计划的333%、185%、350%、250%。 内资外资。全年实现区外到位资金202亿元、市外到位内资105亿元、合同外资7.9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4.5亿美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6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151个、成熟企业256家。 九、教育和科技 教育。全区学前儿童入园率99.9%(户籍人口统计),小学生入学率、初中生入学率均达100%。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73所(直属幼儿园26所、部门办16所、民办31所),在园幼儿23986人(直属幼儿园13080人、部门办6339人、民办4567人);小学21所,在校学生39707人;中学17所,在校学生20776人;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90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学生1780人;全区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惠及率达96%以上。全区拥有在职在编教职员工3950人,全区中小学拥有电脑10510台。全年新增学前教育集团1个,新开办小学2所、幼儿园3所,新建改扩建学校(园)5所。全年新增省特级教师3名,列杭州市各区县市之首。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区”称号。 科技。引进科技创新产业项目578个,注册资金29亿元。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区工程,专利申请6089件、授权量4257件,分别增长12.76%和41.52%,成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城区。新增省级研发中心2家、市级研发中心5家,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7家;新增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杭州文新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孵化面积2.1万方。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1.04%。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园被授予全国首个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称号;西湖区被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授予全国首批、全市唯一的“国家软件服务业优秀城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