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12-04-06 泉州市统计局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82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05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36%。人口出生率为11.9‰,死亡率为4.7‰,自然增长率为7.2‰。全市城镇化水平为59.3%。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03元,比上年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13元,增长15.4%。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1.57平方米。年末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67台、洗衣机98台、电冰箱112台、空调器237台、家用电脑112台、微波炉87台、汽车29辆、移动电话260部。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8元,比上年增长13.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01元,增长13.6%。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52.55平方米。年末农村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23台、摩托车111辆、电冰箱93台、洗衣机64台、固定电话78部、移动电话256部。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8.3%和42.5%,分别比上年上升0.3个和0.2个百分点。

全市年末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21.41万人,比上年新增13.98万人;其中: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87.71万人,比上年新增13.87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8.66万人,比上年新增0.11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25.04万人。年末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人数9.42万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年末全市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1.77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3013人;全市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4.31万人,新增13.15万人;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71.53万人和71.5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59.95万人,参合率达99.3%;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居民81.80万人。

年末全市收养性单位有99个,床位数7115张,年末在院人数2447人;其中城镇老年福利机构17个,床位1423张。全市城镇社区服务中心达275处。城市有2.39万人、农村有10.73万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70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57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共投入重点流域整治资金13.8亿元,其中上游水资源保护资金3.76亿元。全年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整治投入资金10.04亿元。截至年末全市有2311家企业办理了水污染物排污申报登记,1972家企业办理了大气污染物排污申报登记,35家企业办理了固体废物污染排污申报登记。辖区各城市、县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泉州市区空气质量一、二级优良天数360天,占总天数98.6%;市区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晋江流域水质监测省控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98.5%;城市污水处理率82.6%。

全市拥有自然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8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55%;全市拥有森林公园3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9个,森林公园总面积3.9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3.55%。全市森林面积64.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7%,活立木总蓄积量2657.96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为2594.88万立方米。

全年发生特大森林火灾38起,过火面积743.9公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381.5公顷,损失林木13423立方米,幼树63.8万株。

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3409起,比上年下降14.2%;死亡633人,下降10.3%;受伤3200人,下降16.2%;经济损失2444.34万元,下降21.2%。各类较大事故8起,上升60%。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178,下降25.8%;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7.73,下降15.0%;煤矿百万吨死亡率1.25,上年同期为0。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各项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金门县。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房地产业投资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还包括建设单位自建房屋以及物业管理、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投资。

[4]从2010年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采用新的分组,即将经营单位所在地分组由“市”、“县”、“县以下”改为“城镇”、“乡村”;取消按行业分组,新设按“商品零售额”和“餐饮收入额”两种消费形态的分组。

[5]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是指移动电话交换机根据一定话务模型和交换机处理能力计算出来的最大同时服务用户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