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邵阳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4-06 邵阳市邵阳县统计局

电力生产和供应有力。全县现有变电站13座,水电站9座。2011年实际供电量51238.46万千瓦时,增长30%;其中居民生活用电11302.26万千瓦时,增长33%;农业用电7880.65万千瓦时,工业用电16332.54千瓦时。投入资金23196万元,完成行政村电网改造120个;新建变电站3个,其中110KV变电站2个,35KV变电站1个。

四、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

固定资产投资稳健增长。201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526381万元,增长33.8%。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01921万元,增长37.89%;其中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92018万元,增长33.52%;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424460万元,增长31.8%。其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38470万元,增长25%;工业技改完成投资131126万元,下降35.8%。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84323万元,增长37.85%。其中18个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11.5亿元,增长20%。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重点工程项目3个,完成投资2.22亿元。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8205万元,增长147.2%;第二产业投资338470万元,下降10.65%;第三产业投资169706万元,增长54.01%。

房地产业稳健增长。县内现在房地产经营开发公司14家,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5559万元,增长5%。新建城镇廉租住房面积5355平方米,解决城镇居民困难户住房280平方米;年内商品房竣工面积24.02万平方米,商品房现房面积19.2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投资440万元,增长27%;商品房空置面积4.8万平方米。

五、贸易经济

城乡市场消费旺盛。中央改善民生政策出台,有效地刺激了城乡消费。全县家电下乡56674台,补贴金额1600万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333.8万元,增长17.3%。按城乡分:城镇消费227417.9万元,增长18.2%;乡村消费69915.9万元,增长14.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244721.9万元,增长17.5%;住宿和餐饮业52611.9万元,增长16.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增加值46501万元,增长12.1%。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2109万元,增长7.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41个,完成零售额47545万元,增长44.7%;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4265.8万元,增长57.9%。限额以下及个体批发零售业额197176.9万元,增长20.9%。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12家,完成营业额3966.1万元,同比增长36.3%;其中餐饮业3842.4万元,增长36.2%。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全县引进内联引资项目185个,合同引进资金60.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5.347亿元,同比增长16%。新批外资项目1个,合同引资450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857万美元。185个项目中,工业项目77个,占总项目的41.6%;农业项目41个,占总项目的22.2%;其他项目67个,占总项目的36.2%。签约投资超亿的项目7个。进出口总额215万美元,增长282%。

六交通、邮政和通讯

交通事业兴旺发达。2011年,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8056万元,增长16.6%。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7883辆,其中客车378辆,摩托车56780辆,货车3420辆。全县本年新增汽车5640辆,其中新增轿车4787辆;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2687辆,私人轿车保有量10870辆,本年私人新注册汽车4966辆。全县铁路营运37.4公里,火车站2个;公路线路年末里程3440.7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2.156公里。二级公路295.251公里,三级及以下公路3093.366公里。全年交通基础建设总投资4.2964亿元,本年新修通村水泥公路61条,106.7公里。全年货物周转量389842.48万吨公里,增长11.55%;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4494.67万吨公里,增长9.8%;公路货物周转量380397.81万吨公里,增长11.69%;水运货物周转量4950万吨公里,增长3.02%;货运量1983.84万吨,增长7.49%;其中铁路685.65万吨,增长9.5%;公路544.19万吨,增长12.33%;水运754万吨,增长3.02%。旅客周转量52310.29万人公里,增长8.11%;其中铁路36.41万人公里,增长2.62%;公路51708.28万人公里,增长8.21%;水运565.6万人公里,增长1.01%。客运量1334.36万人,增长3.25%;其中铁路5.31万人,增长3.68%;公路1244.84万人,增长3.43%;水运84.21万人。增长0.85%。

邮政通讯业成效突出。全年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9205.52万元,增长10.5%,按新统计口径计算,其中邮政业务量4376.52万元,增长24.34%,通讯业务总量14829万元,增长6.5%。其中电信业务量2895万元,下降5.3%,移动业务总量10034万元,增长15.6%,联通业务总量1900万元,下降13.2%。现有乡镇邮政所14个,全年报刊发行650万份,增长51%;函件投递30.76万封,其中快递3058封,邮政农资下乡248.1万元,增长197%。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7.8372万门;年末拥有固定电话用户5.1256万户,其中城镇电话用户2.1377万户,乡村电话2.9879万户,新增局用交换机容量0.7811万门,本年新增固定电话用户3980户,年末电信互联网用户14502户,增长9.9%;本年新增互联网用户3456户;年末拥有基站344座,新增51座,新增投资3600万元;其中移动公司201座,新增45座;联通基站75座,新增5座;电信基站71座,新增1座。年末拥有移动电话308439户,增长32.9%;新增44303户,增长9.7%;3G天翼用户27682户,其中移动公司9921户,新增1309户;联通5000户,新增1667户;电信12761户,新增10396户。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1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大关,达到44802万元,增长29.1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385万元,增长29.58%;税收收入29473万元,增长31.2%。其中国税完成14242万元,增长27.1%;地税完成15914万元,增长31.4%。财政完成14645万元,增长28.7%。其中上划中央两税9892万元,增长20.7%;上划所得税3157万元,增长27%;非税收入15328万元,增长25.3%。税收分产业完成情况,其中第一产业实缴税金10万元,增长400%;第二产实缴税金15749万元,增长37.69%;一是采掘业9651万元,增长27%;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8684万元,增长23%;二是制造业1856万元,增长101%;三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647万元,增长71%;四是建筑业2596万元,增长33%。第三产业实缴税金12191万元,同比增长25%。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1027万元,增长10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79万元,增长3%;批发和零售业5773万元,增长2%;住宿和餐饮业674万元,增长29%;金融业978万元,与上年持平;房地产业1489万元,增长273%;租赁和商贸服务业125.2万元,增长16%;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179万元,增长51%;教育业83万元,增长39%;卫生、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业5万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87万元,增长22%;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万元,下降94%;其他行业290万元,增长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