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5-10 东莞市统计局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4.9 4.9

食品 111.1 11.1

其中:粮食 114.6 14.6

肉禽及其制品 114.5 14.5

油脂 110.3 10.3

蛋 118.0 18.0

鲜菜 95.3 -4.7

水产品 122.0 22.0

烟酒及用品 101.5 1.5

衣着 101.4 1.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5.5 5.5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2.4 2.4

交通和通信 100.1 0.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3 0.3

居住 104.3 4.3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4.7 4.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102.9 2.9

农业

全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30.66亿元,下降0.1%。其中种植业产值16.02亿元,增长3.3%,占农业总产值的52.2%;林业产值0.21亿元,下降29.6%,占0.7%;牧业产值6.38亿元,下降8.4%,占20.8%;渔业产值7.14亿元,增长0.1%,占23.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5万亩,粮食产量1.29万吨;水产品产量7.82万吨,增长2.6%;蔬菜产量38.90万吨,下降1.0%;生猪出栏27.91万头,下降17.1%;家禽出栏732.33万只,下降1.9%。

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增省名牌产品(农业类)5个,有20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

工业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97.3亿元,增长7.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959.98亿元,增长8.0%,占53.4%;轻工业增加值837.32亿元,增长3.1%,占46.6%。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388.0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2%。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132.75亿元,增长4.8%;集体工业增加值35.87亿元,增长16.7%;外商投资工业增加值603.29亿元,增长6.3%;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增加值759.90亿元,增长2.5%;私营经济工业增加值171.30亿元,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60.65亿元,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31.52,资产负债率为60.1%。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249.87亿元,增长8.0%,略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四个特色产业完成增加值187.21亿元,下降2.6%。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692.48亿元,增长10.7%;实现利润总额93.98亿元,增长5.9%。

表三: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增长(%)

电子元件 万只 101254508 -1.8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吨 10213204 1.6

瓷质砖 平方米 22333672 7.0

发电量 万千瓦时 3762253 4.9

家具 件 64181360 -7.4

服装 万件 107297 -1.6

玩具 千元 10459959 1.7

钢化玻璃 平方米 5433287 -10.5

模具 套 428255 2.1

不锈钢日用制品 吨 36510 22.9

皮革鞋靴 万双 31905 -15.1

电话单机 部 44433728 -4.0

组合音响 台 28274323 -7.0

印制电路板 平方米 16109240 -4.0

彩色电视机 台 5414621 1.1

金属切削工具 万件 11296 -16.6

电力电缆 千米 367142 -1.9

布 万米 9958 -23.8

表 只 16697231 7.5

化学纤维 吨 4324 -22.4

光电子器件 万只 1272661 37.8

印刷专用设备 吨 9392 -0.6

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台 43362412 113.4

电工仪器仪表 台 5825445 19.8

塑料加工专用设备 台 33962 -7.7

家用电风扇 台 18108071 -7.7

显示器 台 7202 -70.6

建筑业

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7.79亿元,下降12.2%。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33.50亿元,增长10.8%;施工面积759.11万平方米,增长3.5%;竣工面积396.15万平方米,增长27.0%。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人均22.99万元,增长1.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3.69亿元,增长14.5%。

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含乡村道路)4827.53公里,公路密度196.24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715.73公里,密度为191.70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251.38公里,密度为10.22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41.71万辆,增长5.2%。其中汽车保有量106.14万辆,增长15.3%。公路货物运输量8210万吨,货物周转量53.13亿吨公里;水路货物运输量1955万吨,货物周转量134.35亿吨公里。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8.03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45.68亿人公里;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029万人公里。全年港口旅客吞吐量31.27万人次,货物吞吐量6848.12万吨。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64.86亿元,增长6.1%。其中电信业务收入157.49亿元,增长5.7%;邮政业务收入7.37亿元,增长16.6%。全年邮政发送信函5148万件,特快专递167万件,邮政汇款汇出金额206.15亿元。

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58.74亿元,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68.62亿元,增长6.1%。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6.31亿元,增长15.0%,扣除物价因素影响,实际增长9.6%。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150.61亿元,增长15.2%;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15.70亿元,增长13.5%。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中,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内资企业实现零售额552.08亿元,增长18.5%,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87.3%。其中,国有企业占2.6%,集体企业占3.7%,有限责任公司占33.4%,私营企业占33.5%,外资企业占11.7%。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7.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6.7%;日用品类增长12.3%;汽车类增长20.3%。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0年和2011年统计口径均有调整,增长速度按同口径计算。

金融业

全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2.59亿元,下降0.8%。

全年新增各类金融机构4家。年末全市有各类金融机构87家,其中银行类机构27家(含2家代表处),保险类机构38家,证券期货类机构22家。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6609.39亿元,比年初增长11.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710.99亿元,增长9.3%;单位存款余额2733.83亿元,增长10.9%;财政性存款余额31.39亿元,下降8.3%。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3716.08亿元,增长11.6%。在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741.77亿元,增长5.4%;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15.20亿元,下降30.2%。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