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5-10 东莞市统计局

东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

2012-5-8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切实抓好结构调整等工作,确保了东莞经济平稳增长,呈现出城市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11年东莞生产总值(GDP)4735.3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71亿元,下降0.4%;第二产业增加值2377.40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340.28亿元,增长9.3%。三大产业比例为0.4:50.2:49.4。从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71.94亿元,增长4.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4.7%;民营经济增加值1773.48亿元,增长10.8%,占37.5%;外资经济增加值1789.98亿元,增长7.9%,占37.8%。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4.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6.1%,金融业下降0.8%,房地产业增长6.6%,其他服务业增长1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470元,增长5.4%。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838.52亿元,增长16.2%。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3.06亿元,增长18.3%。其中增值税71.93亿元,增长14.8%;营业税45.33亿元,增长18.6%;企业所得税26.59亿元,增长18.2%;个人所得税11.20亿元,增长21.3%;城市维护建设税22.14亿元,增长94.5%;房产税10.63亿元,增长14.6%;契税23.06亿元,增长23.3%。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1.92亿元,增长21.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62亿元,公共安全支出47.83亿元,教育支出83.23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8.14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3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38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79亿元,节能环保支出22.81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9.74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8.04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5.28亿元。全年全市税收总额843.57亿元,增长17.9%。其中国税523.41亿元,增长19.1%;地税(含耕地占用税和契税)320.16亿元,增长16.0%。

转型升级

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出台了“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生产模式、拓展内销市场;出台了《外经贸转变增长方式“十个100”计划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召开“全市推进外经贸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工作会议”,并出台28条措施,明确了以市镇两级企业收费减负、融资支持以及五年转型升级扶持资金为重点的财政支持,连续三年每年增设2亿元促进口资金等。全年有1122家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累计转型企业超过3500家,上规模来料加工企业基本实现转型。全市新增外资企业研发机构202家,增加52家;其中,外资企业研发中心14个,增加5个。全年新签、增资及实际到资超千万美元项目156宗,增加29宗。启动实施“686”民营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建立市一级民营企业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认定首批资源库企业68家,推荐其中10家成为第四、五批上市后备企业,推动3家企业成功上市。加强内资引进,全年引进内资项目643宗,协议投资金额427.53亿元,实际投资金额285.96亿元。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高端电子信息、半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3个领域开展2011年粤港招标东莞专项工作,立项5个,资助5000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79.77亿元,增长8.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124.35亿元,下降23.3%,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1.5%;集体经济投资122.37亿元,下降1.4%,占11.3%;民营经济投资460.07亿元,增长17.7%,占4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220.29亿元,增长12.9%,占20.4%。

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73.76亿元,增长25.0%。从产业投向看,投资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投资351.30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302.31亿元;第三产业投资727.87亿元。全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02个,共完成投资475.85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151个,完成投资201.34亿元。完成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97个,共完成投资332.39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44个,完成投资125.57亿元。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注:从2011年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由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2011年的增速按同口径计算。

表一:201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

行业 投资额(万元) 增长(%)

总计 10797662 8.1

农、林、牧、渔业 5994 387.7

制造业 3023124 9.3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87845 -28.3

建筑业 1468 -25.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111422 -8.6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99193 0.9

批发和零售业 264068 79.2

住宿和餐饮业 46117 -50.7

金融业 19395 -18.3

房地产业 4040535 18.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4593 66.0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77528 -16.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07314 48.5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7109 -24.9

教育 235049 12.9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73711 -46.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0148 -36.4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2529 -70.9

价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9%。其中居住类上涨4.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衣着类上涨1.4%,食品类上涨1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4%,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5.5%。此外,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9%。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二:2011年价格变动情况

类别 价格指数(上年=100) 比上年升降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