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2)
邮电业:截至年末,全区共有邮政局所15处,其中局1处,支局6处,所8处。全年报刊亭邮政业务总量4740.3万元,通信业务总量5718.9万元,出口函件209.7万件,包件3.2万件,汇票5.6万张,报纸累计数847.3万份,杂志34.9万份,特快专递5.8万件。 四、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2011年,我区共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2项,年内新立11项。其中区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年内新立6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年内新立5项。通过科技计划的实施,共引进市科技经费935万元,培训各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100人次,引进技术人员2人。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20期,1500人次参加培训。实施区玫瑰、黄芩产业科技示范等科研计划项目12项。 教育:年末全区共有幼儿园16所,班数174个,全年入园(班)人数3043人,在园(班)幼儿5066人,离园(班)2829人,教职工477人,其中专任教师268人。小学学校35所,班数409个,毕业生1859人,招生数1974人,在校学生数11471人,教职工1555人,其中专任教师1222人。中学学校17所,其中初级中学13所,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2所,毕业生2509人,招生数2398人,在校学生数7597人,教职工1351人,其中专任教师939人。 2011年,我区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区小学及格率达到97.92%,中考及格率达到95.97%,优秀率达到26.54%,比上年提高9.3个百分点。小学、初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达标率均达到100%;全区高教自考专业40个,参加考试1098科次,合格率27%;全年专科毕业11人,本科毕业16人,实考率54%。全年参加岗位培训、技术培训7893人次。 文化:2011年,全区共有文化俱乐部、文化室239个,全年组织演出8826余场,观众90.4万人次。公共图书馆共有藏书59万册,其中本年新购2.7万册,书架单层总长度288米,发放个人借书证2648个。截至年末,全区共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4个,市级10个,区级71个。 卫生:2011年,区属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7个,医疗站所14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97张,卫生技术人员1512人,其中执业医师521人,注册护士518人。全年医疗服务门急诊量114万人次,出诊量6835人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55100人,参合率为98.6%。 体育事业:2011年末,全区有等级运动员65人,等级裁判341人,其中国家级1人,一级55人,二级284人。全年组织区级比赛278次,参赛人数5.5万人;参加市级比赛10项,共获金牌20枚、银牌16枚、铜牌24枚;向上一级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9人。 五、人民生活 人口状况:2011年末,全区有常住人口29.4万人,比上年增加0.4万人。户籍人口总户数118113户,总人数24750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0618人,农业人口56886人。户籍人口中,全年出生人口1789人,死亡人口2139人,人口出生率7.26‰,死亡率8.68‰,自然增长率-1.42‰,计划生育率98.21%,比上年提高1.31个百分点。 劳动和社会保障:全区不断加强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改善就业环境,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截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1%,比上年降低0.54个百分点;本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780人,年末实有登记失业人员3746人。将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及学生儿童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全区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4.2%、4.5%、1.4%和5.7%;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55100人,参合率达到98.6%。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达到11305人、2643人,农村五保户人数为264人。 城乡居民收支: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72元,比上年增长15.2%;人均消费支出18578元,比上年增长5.5%,恩格尔系数为33.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031元,比上年增长15.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516元,比上年增长10.2%,恩格尔系数为36.9%。 公报注释: 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结构数据为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初步核算数据,地区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 2.本公报部分数据由其它部门提供。 3.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规定,2011年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由50万元调整至500万元,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4.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 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6.公报中部分数据合计数或相对数由于计量单位取舍不同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